- 性别:男
- 出生日期:1891年
- 原籍:北京市
- 国籍:中国
-
代表拳种: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
- 师从:
吴鉴泉
孙禄堂
- 主要传人:
吴子珍先生练功刻苦、虚心好学,数年后武技日渐精湛,深得武林前辈所钟爱,尤其是师爷耿继善更是关怀倍至耐心点拨,艺成后经邓师引荐,亦从师孙禄堂习八卦掌,吴鉴泉习太极拳,并随师叔刘彩臣习六合门拳械,他集形意、八卦、太极诸拳于一体,功力深厚,尢以形意拳内功,剑技、弹功为最,从而在三十年代即享誉武林,一九四0年邓病逝后,继任四民武社社长。建国后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形意,八卦组副组长,于一九七0年病逝于北京。
先生以毕生精力从事于中华武术的承传,整理与推广工作,他集各家拳内外功于一体,功臻上乘,于拳理、拳法融汇贯通,在言谈和一举一动中,都能深体现拳学子妙,并系统整理了拳技功法、功理的宝贵资料(可惜在文革中遗失)凡受教于先生的弟子及再传人无不感受颇深,先生执教三十余载,桃李众多,为推广发展中国传统武术贡献了毕生精力,从而成为将中华传统拳术集大成与推广者。 吴子珍北京第三任四民武术社社长
吴子珍北京第三任四民武术社社长
吴子珍先生不仅武学精湛,崇尚武德亦人人皆知、他为人极有涵养,善于团结武林同道,与人交手时,从不持技伤人,只是点到而已,使不少武林志士敬威怀德,结为挚友。昔日,正值先生而立之年,有两位造诣颇深的武师赵某与韩某,闻名来社较技,寒喧后,先生表示以文明方式较持,友谊为重,二人表示赞同,吴即请赵姓拳师向自己小腹三拳以试功力,打前两拳时,只听嘭嘭作响,吴却稳丝未动。当打第三拳时,只见双目放出丝丝毫光,周身微微一动,将对方凌空崩出丈外,韩性武师见状,提出较试兵器,众人随即来到院中,此时,韩已从兵器架上抄枪(大杆子)在手,吴随便抄一木剑轻步向前,只见韩手持大枪,威风八面,横拔、竖挑、左右翻飞,挽起朵朵枪花,式式不离吴胸、面部、但见吴身步法轻灵敏捷,二剑合一,混为一团,几个照面后,韩突发厅枪向吴头部扎去,吴则轻闪其身,人剑合一,随枪而进,以钓鱼式点其韩某腕部,韩当即脱手,赵、韩二师深感先生武技精湛,胸怀磊光荣称号,遂结为挚友。
建国后,四民武术研究社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发展兴旺至最昌盛时期,先生性格开朗,虚怀若谷、平易近人,颇有师祖刘厅壮之遗风。带头破武界秘之风,弃除门户之见,先生不仅传授本社的传统拳种,还由带艺投师的弟子戴玉斌传授少林拳、查拳,还有在北京被武林界人士誉为"北京三吴(吴子珍、吴图南、吴斌楼)之一的戳脚翻子名家吴斌楼先生传授翻子拳,解放初期四民的再传弟子:门惠丰、李自强、王纯古、马青柯、松秉等人皆习之,为更广泛推广传播中华传统武术,鼓励其弟子李清泉于一九五五年在北京创办了北京四友民族武术社。
吴子珍先生在思想上积极追求进步,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踊跃参加市体委和市武协举办的各项武术活动,多次组织学员参加义务表演。先生讲求科学育人,反对僵化式的教学方法,对其弟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并发扬改革探索的精神,根据武术应为工农兵服务的号召,创纺了工人锤,农民镰刀、铁锹、船浆,及对练等武术套路,在六十年代末的武术表演赛中,曾轰动一时,影响极大。先生一生以教学为业,为我国武术事业的推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培养出众多的优秀武术人材。著名的有戴玉斌、李清泉、松德奎、王世勋、牛宝贵、王玉昆、叶宝罗、臧玉和等人。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