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遵化是一个古老的郡县,秦朝为“右北平郡”,唐朝为“京州”,到后唐时改名为“遵化”。遵化群山围拢, 北依长城,西有清东陵,地势险要,为北(平)京的东大门。此地民风尚武,日本进关前,这里就武场林立。此尚武之风一直延续至今。今天,当我们清晨漫步遵化市区,举目可见各行各业的人们,三五成群在练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挥棍、劈刀、舞剑。这里,就是一代武林宗师、号称“北侠”的姚馥春先生的家乡。
姚馥春先生姓姚名兰,字馥春。生于1879年, 卒于1941年,兄弟排行老三。原河北省遵化县姚家峪人,从父辈起迁到本县城内居住。12岁就到鞋铺学徒的姚馥春,幼慕岳飞、戚继光,从懂事起就立志习武。他13岁起拜本县武术名家、 “大枪徐四”徐明德为师习连环绵掌、大枪,虽身体瘦弱,但从不怕苦,忠厚朴实,练功刻苦,基础扎实,深得徐师喜爱,数年时间,即成徐门众师兄弟中之佼佼者。
为了深造,1910年经徐师推荐,姚馥春与姜容樵(后为津门张占魁老先生高足,前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上海武术进德会会长)一起,拜于当时在遵化县衙任职的汤士林先生门下,习太极拳、太极长拳、形意拳。汤先生系河北省保定县著名形意拳师许占鳌先生的高足(许的形意拳得自河北深县郭云深大师,太极拳得自河南陈家沟陈耕云之子友谊传授),本来功底就扎实的姚馥春,又得汤先生精心传授太极拳、 形意拳,真是如虎添翼,功夫大成。
在汤先生处年余,汤士林和姜容樵二人因事先后离去,姚馥春为进一步深造内功拳奥秘,遂赴天津拜津门武林泰斗张占魁、李存义两位先生为师(张系河北河间人,人称闪电手;李系河北深县,人称单刀李)。两位先生皆是河北深县形意大师刘奇兰先生弟子,也是八卦掌祖师董海川入室高徒) , 从此姚馥春不仅得到张占魁、李存义两前辈真传,并且得师兄韩慕侠、刘锦卿指导.姚的太极拳还得到倪成玉(许占鳌弟子)、郝为真先生(李亦畲弟子)传授。在津十余年,姚先生深得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心法,成为一位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诸艺精髓于一身的武术家。姚馥春返回遵化后,设场教拳,潜心授武。
姚先生为了深研武术,每天练拳,真正作到闻鸡起舞、夜练三更。据一些老人回忆,当年多次见到姚先生一个桩子站一两个小时, 一个劈拳打数华里.由此可见他练武功夫下到何种程度。姚先生教拳特别注意从根基抓起,特别强调站桩筑其基、壮其体、松胸实腹气沉丹田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内家拳修炼的基础精华,要求弟子从静桩到动桩,必须站一至两年后,才可学习套路。姚先生还精心制作了捋桩、打桩、颤簧板供弟子们演练。
姚先生常对弟子们讲:武术易学,拳理难明。武术者,法术也,练习姿势为法,用招应敌是术。起势舌卷接通任督二脉,心中空空洞洞、无形无象无极,似动非动,将展未展,心动意生,身动手足运,此太极也;遇敌时眼要毒手要奸,脚踏中门往里钻,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姚先生亲手给弟子们喂手,因此他的弟子们不仅功底好,拳理明白,而且善技击。大弟子汪广生,随师练拳数年,取得极深造诣,功夫纯正,技艺惊人,后来成为姚馥春家乡主要传人。
姚先生教拳十分注重武德,不重钱财,对那些品行不端的人,哪怕重金厚礼也拒之门外,而对守礼义者一求即允.他经常告诫弟子刻苦练功,继承传统国技。不可随意伤人,要主待正义和见义勇为。
1928年,应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李景林先生的邀请,姚馥春先生前往上海,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倡导成立了“中华国技学会”,并被推荐为该会教务部副主任。该会主任张占魁,名誉主任是孙禄堂,名誉会长张之江,会长李景林,成员多为全国著名武术家,其中有王子平、尚云祥等。
1929年初,姚馥春先生担任杭州国术游艺大会纠察委员;同年,与师弟姜容樵先生合著《太极拳讲义》一书,张之江、李景林、于佑任、张占魁等人为该书题词写序;1931年姚先生被中央国术馆派往江西省担任国术教师和裁判工作,到1940年左右因病返回家乡,回乡后仍担任本县省立五中和汇文中学等处武术教师。
日本著名中国武术研究家松田隆智先生,1979年12月写的《中国武术史略》一书,把姚馥春与其师弟姜容樵先生合著的《太极拳讲义》一书,称为研究中国各派太极拳重要参考文献之一,并称姚、姜两先生与内家拳名家王俊臣、韩慕侠、钱松龄等人,同属河北派中国著名内家拳张占魁先生最有影响力的弟子。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