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代形意大师孙德宜先生谢世三十七周年。每当武林界朋友相聚研讨拳理拳法、切磋散手技法的时候,同仁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提起孙德宜先生的许多感人至深的往事。
武风武术网 http://www.wfeng.net
孙德宜先生(1904-1973),山西省太谷县北沙河村人。1920年十六岁时拜车永宏的入室高徒、一代形拳大师布学宽先生为师,专攻车派形意拳械。在半个多世纪的武术生涯中,他嗜拳如命,晨昏演练,苦心钻研,虚心学习,博采众长,注重实践,在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他的形意功夫,特别是散手技法的造诣,达到了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武豪群聚的太谷县,在三晋武林中及京津地区,被武术界同仁誉为“试金石”。
孙德宜先生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排行第四,乳名四儿。因家境贫困,从小磨练成了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为谋生计,除精心耕种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田外,他还拜本村的龙二贵为师(龙二贵是太谷县公认的豆腐干祖师爷),兼做豆腐干生意和养猪,由于他得到了龙二贵师傅的真传,他做的豆腐干货真价实、全县闻名,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先生为豆腐干四儿,久而久之,他的大名孙德宜就被人们忽视和谈忘了,一提到孙四儿或豆腐干四儿,妇孺皆知。
孙德宜助人为乐,扶危救困的品质,在他少年时代就已经有所体现。1914年正月,刚刚十岁的他和几个穷人家的孩子在街上玩耍,本村富户段老财家的一只黄狗突然向孩子们扑来,几个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黄狗吓的不知所措,这时他本能地拣起一块砖头狠狠地朝狗砸去,正巧砸在狗的眼上,狗调头就跑。谁知段老财的孩子紧随狗至,看到眼里,恨在心上,跑回家告诉了段老财。为此事他挨了段老财的一顿打,还让他家给赔了两块大洋,说是给狗治伤。段老财这种蛮横不讲理的行为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决心立志习武,为穷人家的孩子们出气。从那时起他成天缠着大人,四处求师学武。1920年,十六岁的孙德宜正式拜在了一代形意大师布学宽门下,从此开始了他学练形意拳的武术生涯。
形意拳经前辈们多年的不断创新和总结,逐步形成了刚中带柔、柔中带刚、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一体,包裹严密,舒展大方的特点,并跻身于中国四大名拳之列。因此,他从拜师的第一天起就被布学宽大师和李复祯师伯、刘剑师叔们精湛的形意功夫所吸引和倾倒,他暗下决心,不学出个样子誓不为人。他天生一副练武的材料,身高一米八,虎背熊腰,膂力过人,求艺若渴,异常吃苦,再加上他天性聪明,悟性非常之好,形意功夫长进很快。一个三体式一站就是近一个小时;一种腿法,一口气就踢上百次,形意十二路弹腿,五行拳、十二形拳,无论是单练还是与师父和师伯、师叔、师兄弟们对练,一招一式,稳健扎实,尤其是对各种手法和腿法的用法、顾法,总爱向师父们刨根问底,务求尽解,不解其意不罢休,不悟其精不甘心。他如饥似渴的求艺精神深得布师的喜爱,布师每每与武术界同仁或晚辈们交谈时,总是欣慰地说:“吾有德宜之辈,晋门后继有人矣”。太谷北沙河村离太谷城仅二里之遥,北沙河村的北面有一座真武庙,院庭平坦宽敞(真武庙解放前夕毁于战火),这是他每天五更天练功习武的地方,无论严寒酷暑,春夏秋冬,从不间断。从基本功到徒手,长短器械,一招一式,稳健、扎实,手眼身法步,毫不马虎。练完套路和长短器械就是拧大杆,近四米长的虎三杆(即大白蜡杆的底部的周长用手握住后,拇子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还有三指并排的宽度),他一口气就是上百次拦拿扎。拧完大杆就是耍石锁,这是他专门订做的用来练手腕和臂力的专用器械,整整五十斤重的石锁他单手舞花一口气就是上百次,中间穿插空中抛锁,单臂接锁,手背挑锁,掌穿锁心。他左右开弓,动作非常熟练自如,每天总是大汗淋身,直练到两个多小时后方才算完功(此锁至今仍在北沙河其弟子郭栋亮家中)。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的形意功夫,特别是散手功夫,在太谷这个武豪群聚的“形意之乡”,已为武林同仁们所推崇。
孙德宜先生嗜拳如命,酷爱散手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对于许多功夫上乘的武林前辈和同门师兄弟们,他常常是带上钱粮登门救教,花钱买打,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实践功底。他历来是吃硬不吃软,对手越硬他越高兴,他经常对门人弟子们说:“只有找到硬头货来较量和学习,才能学到更高更精的东西,才能尽快提高自己”。他二十多岁时成天不是在师父布学宽家中,就是在师叔刘俭大师家中,对形意拳的各种招法、腿法、拿法、锁法他总是爱刨根问底,务求甚解。他每天上午骑车把豆腐干送到各个店铺之后就跑到布学宽大师家(当时布大师在太谷城内小南街即现在的太谷中学对门居住),一是求教,二是和同仁们切磋过手。当时布大师家中天天有门人弟子或来访者,这正合了他的心愿,一说过手,他兴奋的连饭都顾不上吃。凡他认为适合自己所用的手法或腿法一练就是上千遍,直练的得心应手为止。布大师经常讲:“四儿真是一个天生动手(指散手)的材料”。在布大师的辛勤培育下和刘俭师叔的指点下,经过数十年的勤学苦练,特别是与众多武术界同仁的切磋交流的实践,他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散手技击风格。他不但继承发扬了车派形意拳的拳势精巧,舒展大方,发劲刚猛,刚柔相济等技法特色,而且他精通左右上下十三处打法(即手、肘、肩、胯、膝、脚、头),这十三处打法的应用真正达到了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的境地。正如山西省著名的形意名家苏登瀛大师所赞誉的:“出手横拳拘马拼,翻手割脖紧相跟,眼如闪电手如刀,腿似战马步法娇,中门虎形用的巧,下边三腿无法逃”,这几句是苏登瀛大师与他多年的交往中,对他惯用手法的高度概括。他的这些惯用手法,武术界的同仁们几乎人人皆知(诸如孟立刚的“挎肘掏心捶”,吕加林的“连三腿”等),可是凡与他较技交手的,不出三招,必使对方就范。1963年冬天,三晋跤坛名将刘春芳(也是布学宽大师的弟子,曾多次代表我国参加国际摔跤比赛)专程来太谷北沙河村,一住数月,专心至致向孙德宜大师学习形意散手技法。当时笔者天天在场,亲眼目睹了这些场景。一次,刘春芳先生使出了他的各种绝招,但总是无济于事,处处落空,处处被动,老是被孙德宜大师巧妙地化解而无可奈何。刘春芳先生心悦诚服地对在场的十几个门人说:“孙师傅的手法、步法太精奥了,我和苏联运动员、蒙古国运动员以及欧美运动员较量过多次,从来没有这么被动过。孙师傅的散手功夫真正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你们要加倍珍惜,好好向孙师傅学习,将来必定大器可成”。孙德宜先生在潜心研究形意拳的同时,牢记布学宽大师的教诲,将少林拳的舒展大方、发劲刚猛,太极拳的柔化之妙,八卦掌的身灵步活与形意拳有机地揉合为一炉,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创新和体验。特别是他步入中年以后,在练功的方法上更突出了内外兼修,练功与养气并重,招招讲究阴阳开合,处处注重吞吐化泄,刚中寓柔,柔中寓刚,顾中有打,打中有顾,先顾后打,引进落空。他常常告诫门人晚辈:“未学打法,先学顾法,顾的精巧,打在其中,斩、截、裹、挎、挑、顶、云、领、束、展、吞、拿,奥妙无穷”。他把武林前辈用心血和汗水总结的精华成功地应用在实践之中。1950年,北京著名的武林散打高“铁胳膊”的硬功夫非常了得,凡与其较技者,十个有九个是臂膀骨折。为开眼界,布学宽大师带领张永义、孙德宜、闫芝兰、车彩藻、吕加林等专程赴北京,住在李复祯大师的得意门生武承烈的家中,等到星期天,他们来到北京国术馆时早已是宾朋满座,主席台上坐着一位威风凛凛的师傅,一看便知是“铁胳膊”,其身后有几个用绷带包扎着胳膊的彪形大汉,一打听才知道这几个大汉都是外地来京与“铁胳膊”较量时所致。少许,国术馆的办事人员略讲几句开场白之后,“铁胳膊”下场开始演说。听其演说,才知道“铁胳膊”多年来一直练的是“铁砂掌”的硬功和擒拿术,京城有弟子好几百人。事也凑巧,“铁胳膊”在一阵演说之后来到了孙德宜先生跟前,很有礼貌地说:“但来这里的都是武林中人,请下来切磋一下如何?”孙德宜先生征得布学宽大师的同意后,便下场与其较量。二人来到场地中央,双方对施了一下抱拳礼,只见“铁胳膊”一个猛虎扑食,双手如钢钩向孙德宜先生胸前抓来。这时孙先生心中十分明白,如果让他抓住,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来了一个“金蝉脱壳”的技法,使“铁胳膊”扑空。“铁胳膊”突然招法一变,一个“泰山压顶”朝孙先生头上盖了下来,来势凶猛,咄咄逼人,速度非常之快,在场的人都为孙先生捏一把汗。只见孙德宜先生步法一变,使出一个迂回步,右手向外侧一个顺势刁拿,这一招不但使“铁胳膊”的来招又落空,瞬间,孙先生又使出一个顺水推舟,使对方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孙德宜先生以闪电式的速度右手一个割脖,同时右腿一个擦地寸踢腿,狠狠地踢在了“铁胳膊”的右腿外侧,“铁胳膊”头重脚轻,连退数步,一下倒在了主席台前面的桌子旁边,这时全场掌声雷动。孙德宜先生的这一招是他最惯用的“反手割脖”手脚并用的杰作,“铁胳膊”不服,起来再次较量,结果再次败北。这时“铁胳膊”的众弟子一哄而上,要为师父挽回面子,“铁胳膊”一声断喝“不得胡来,这是我的朋友”,并拉住孙德宜先生的手详细询问,从此二人成了武林朋友。时隔十五年,1965年9月孙德宜先生随布学宽大师赴北京观看武术比赛,在“山西饭店”两位朋友再次较量,结果“铁胳膊”仍输,他拉着孙德宜先生的手诚恳地说:“孙师傅技艺超群,在下心悦诚服”。诸如此类的事例举不胜举,1952年3月在太谷城内布学宽大师家中院庭,轻取北京京剧团的著名武生周云楼。周云楼身高近1.8米,时三十开外年龄,多年来从事京剧武生职业,而且还是有名的查拳高手,他慕名前来太谷拜访布学宽大师(此时的布学宽已七十余岁高龄,因此总是让孙德宜先生来应付来访者,“行不行,四儿手中见分明”,这就是孙德宜先生“试金石”美誉的来历)。布老马上让人去北沙河把孙德宜先生叫来。当时笔者也随父亲孟宪文(布老的弟子)赶到布老的家中目睹孙德宜先生与来访者的较技场面。当布老给孙德宜先生和周云楼先生互相介绍之后,孙德宜先生先拉住周的手说:“我学艺不深,请您多多指教”,周云楼说:“领教了”,话刚落音,一个黑虎掏心拳朝孙德宜先生心口打来,其来拳似箭离弦,呼呼生风,一看就知不是等闲之辈。只见孙德宜先生一个后带步,将对方吞进,左手一个托肘,让过来拳,一个上步,右手使出一个“拘马拼”,周云楼便直直地跌在地下。爬起来又来,他谨慎防守,以逸待劳,让孙德宜先生出招进攻。孙德宜先生连出两招,周云楼连连退让,行话说:“好汉打不了跑汉”,孙德宜先生来了一个箭步跟进,上晃下踢的假动作,周云楼一个旱地拔葱,跳起一米多高,此时孙德宜先生使出“空中摘桃”、“推窗望月”的手法,一个托心掌,只见周云楼身不由己一下跌出丈余,爬起来捂着肚子,脸色苍白,双膝跪地,给布老连磕三头,口称师父,说道:“布老名不虚传,弟子们学艺精深,云楼甘败下风”。当天周云楼拜布老为师,在布老家一住数日,学习形意拳艺,并让孙德宜先生和张永义、闫芝兰、车彩藻等与其互相交流、切磋,半月后返京。打那之后,每年周云楼总要来太谷看望布老和众师兄弟们。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