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武谚阐秘
武风武术网>名家频道>名家相关 > 先挽长弓射夕阳
隐藏右侧

先挽长弓射夕阳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文武兼备少年英才

    戴安澜(1904—1942),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县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1924年考入黄埔学校第三期。历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7年任七十三旅旅长。1938年升任第八十九师师长兼任三十一集团军总部干部训练班教育长。1939年升任第五军二OO师师长。“九一八”后,他率部参加了血战古北口,歼敌台儿庄等战役。1942年率师远征缅甸,扼守战略要地东瓜,在孤军深入情况下,夺取了战役胜利。同年5月26日,二OO师行至缅甸北部茅邦村,戴安澜因伤势过重,血染沙场,以身殉国。国民党政府在广西全州隆重举行万人追悼大会。1945年遗体移葬芜湖市小赭山。1956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
    戴安澜在六岁时进清晚期著名作家周绍封塾馆就读,取学名“炳阳”。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周绍封老师说:“此子秉赋优异,后必有成”。其间投师于通背拳大师李永德门下,苦练武功。永德大师见其聪明伶俐,便向他传授了五行通背拳。五行通背拳简称“通背拳”或叫“通臂拳”、“通臂掌”,古称“通背门”,继而又称“白猿门”、“通臂猿门”。五行通背拳的技法主要取法于长臂猿的动作,出手以掌法为主,以摔、拍、穿、劈、攒(对应属金、木、水、火、土)五行掌的基本掌法、劲势为拳法的主体而得名。
    现在通臂拳流传的内容很多,主要的有五行通背拳、沧州通臂拳、白猿通臂拳、螳螂通臂拳、沙氏通臂拳、少林通臂拳、洪洞通臂拳和通备拳等等。虽名目相近,而其风格、特点、技法却不尽相同,但其理是一致的。
    通臂拳传说远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距今已有二千余年,但其详细的历史、发源地及其原始技艺等如何,却未见确凿史料。惟据拳谱遗存的文字记载,通臂拳较早的传流,大约是在清代雍正至道光年间,始有浙江祁太昌先生传授此拳,继后历代皆有传人。到了清末民初,此艺大为昌盛,好手辈出,通臂拳之名益著于世。戴安澜年纪虽小,心气很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竟也掌握了通臂拳的精髓。
    1922年,戴安澜考入了由陶行知、姚文采分别担任校长、副校长的南京安徽公学学习。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年轻有志的戴安澜积极投身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他提出:“为政不在多言,要能幼有所教,壮有所归,老有所养。”期盼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当代狄青横刀昆仑

    1924年3月,他从在广东粤军第四师任团长的叔祖父戴端甫的来信中,获悉国共两党合作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消息,在端公的召唤下,他与本乡一批热血青年奔赴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上了二等兵。同年年底,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队,更名“安澜”,自号“海鸥”,以表达自己要力挽狂澜,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生;要像不怕大海风暴的海鸥一样去勇敢搏击。1925年7月1日升为学生队,正式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排长,后擢升为连长。在1928年5月,戴安澜亲历了日寇制造的“济南惨案”,对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极为愤慨,决心要与日寇拼杀到底,直至将他们彻底赶出中国。此战后,他深感当时部队中战士英勇,但不善保护自己去消灭敌人,因而开始撰写军事训练专著和习武日记。
    他在习武日记中写道:通臂拳是象形取意的拳术。在自然界中,许多野生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关键在于它们各有独特的技能。即保生技能,和猎卫技能,前者是生活的方法,后者是赖以猎获食物和被迫自卫搏斗的技巧。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养生保健和技击格斗的技术。
    通臂拳以象形取意,它的模特儿是长臂猿。因其前肢(臂)特别长而得名。据传统的解释,通是通串的意思,比喻长臂猿的两臂可以左右通串,任意伸长和缩短。其实并非如此,这是夸张的说法,只是通臂猿的臂(前肢)特别长健有力而又灵活敏捷而已。
    长臂猿的特点是:善攀援,捷腾窜,其登高履险,援藤窜林,矫猱轻健,秋荡浚空而进,势如飞鸟;有时在地上人立行走,步履趔趄而进;争斗进,出手(爪)快疾,腾突已极;安静时抱元守一,安如木鸡;相玩趣耍时,灵动巧变,技法万千。
    人们模拟长臂猿的动作和掌握它的独特技能,经过加工,总结出一套象形取意的拳术技艺,就是今天的通臂拳法。在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中,戴安澜通过自己的实践写下了重要的习武心得,不能不说是对武术界的一大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戴安澜对日寇的侵略恨之入骨,立誓要斩杀日寇,“血洗我国六十年的宿耻”。为此,戴安澜加紧练兵,在提倡步兵火力的同时,也大力提倡近身肉搏,为此他开始推广通臂拳并认真归纳其动作特点。他认为通臂拳的动作特点很多,风格迥异,但主要还是有下面的几个要点:

    1、形神兼备,六法合一
    通臂拳运动取法于长臂猿的外象和内象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它的技法并非是简单的象形仿造,而是取其精要,象其灵异,是“神似”。所以通臂拳运动时,拧腰切胯,吞吐胸背,腰背发力,甩膀抖腕,臂膊如鞭,放长击远,灵动快速,体用俱全,形神兼备。
    通臂拳动作协调,六法合一。所谓六法,就是内三法与外三法,合一就是动作配合协调,整齐合一。内三法是意、气、力三方面的配合一致,就是在运动时思想集中,呼吸和顺,发劲整齐而协调一致。外三法为手法、身法、步法,即动作时架子协调统一,平衡而又稳健。如此内外相应,六法为一。

    2、自然洗练,灵活多变
    通臂拳运动时,面部不作猿形物象,而是自然活泼,朴实而又豪放。全身关节松灵,柔中寓刚。体态轻捷,缩、小、绵、软、巧,反应灵敏,伸、展、迅、长、活。高低左右、长短缓急、开合虚实、上下动停。更重要的在于生克制化,见景生情,伸缩往来,灵动多变。

    3、轻捷矫健,快速激烈
    通臂拳运动,如猿之神,如猫之巧,如虎之势,如狮之威,手似流星,动如尺蛇,如爆燃火,如弹中的。发劲在瞬变之间,爆发力极强。其窜、蹦、跳、跃,轻灵捷速;闪、展、腾、挪,矫猱雄健;进、退、转、旋,快速如电。通臂拳动作特点:柔软而激烈,快速而矫健,轻松而坚韧,雄浑而有力,健美灵巧,运动量是比较大的。

    4、气势通串,蹭拍如爆
    通臂拳舒展大方,气势通串。其拳势起落转换,劲势不断,断而复连;两手如串珠,其抡、圆、连环、转环、带环,如环之不局促,如飞流之泻江河。在运动过程中,当手与腕、小臂、肩、胯、体等部位相交错,摩击蹭拍,清脆响亮,声如鞭爆。

    5、发劲饱满,技击性强
    通臂拳发劲讲究冷、弹、脆、快、硬、沉、长、绵、软、巧等二十个字诀,和许多技法的运用,如摔、拍、穿、劈、钻、刁、拿、锁、扣、搠、搂、带、攉、抖、挑、崩、按、挂、扇、擂等等。发劲时,力点清楚,击点准确,内外合一,劲势饱满。                                                    
         运动时沿自然,重实用,往来都是技法,出手就是致用,技击性是很强的。
    通臂拳的运动特点,拳谱有云:“手法,势如流星。身法,动作如电。步法,行支如飞。”以及“琵琶骨活如扇,两手相连似星串;身似弓,手如箭,腰似蛇形脚如钻”等等,很能简要而准确地说明通臂拳运动的风格和特点。
    1933年1月,日本关东军侵占山海关,华北各地危在旦夕。时任国民党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第一四五团团长的戴安澜奉命率部参战。3月10日,日军进攻古北口。戴安澜率团守卫将军楼至龙儿峪一带阵地,阻击敌人。激战两天,第一线阵地失守,第二十五师陷于孤立,全线战况恶化。戴安澜寻机将部队转移到南天门一带的高地,与敌人鏖战3昼夜,连续3次击退敌人,重创日军。5月14日拂晓,日军步兵一个旅团,在骑兵、炮兵各一团以及空军的配合下,向戴安澜团的阵地发起猛攻。戴安澜沉着指挥,顽强抵抗,使敌人被迫撤退。在战斗中,一四五团收缩撤退时,无法联系前沿阵地哨所,故没有通知前沿阵地哨所的士兵撤退,他们坚持战斗,消灭敌人近百人。敌人出动飞机轰炸,炮兵射击,最后占领哨所时,发现仅有7具尸体。便将他们埋葬在一起,树碑“支那七勇士之墓”,以示敬佩。敌人在古北口战役中死伤2000多人,不得不承认这里是激战中的激战。戴安澜英勇负伤不下火线,挥动大刀身先士卒奋勇冲杀,连杀两名敌酋,威震敌胆,战后荣获五等云摩勋章。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开始。7月29日,时任第七十三旅旅长的戴安澜奉命奔赴华北战场。9月率部队驻守河北保定的漕河一线,阻击敌人南下。全旅英勇抵抗,发挥了重要的阻滞作用,但是损失很大。部队撤离战场后,戴安澜立即发出慰劳官兵书,高度赞扬士兵的“英勇壮烈,那种动天地位鬼神之牺牲精神”,并鼓励士兵说:“只要我们坚持,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戴安澜率部队火攻陶墩,计取朱庄,激战郭里集,为整个战役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后,日军进攻中艾山,戴安澜指挥部队血战4昼夜,敌人数十次猛扑均被击退。戴安澜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使敌人闻风丧胆。敌电台误传:“中国军队有一位俄籍军官,指挥有度。”所说的俄籍军官就是身材魁梧的戴安澜。
    徐州会战结束后,日军进攻武汉。8月上旬,戴安澜奉命率部队于瑞昌至阳新之间阻击敌人,参加保卫武汉的外围战斗。结果,以凶狠顽强著称的敌第九师团损失惨重,补充兵员达9次之多。戴安澜屡立战功,1939年1月升任第五军二○○师师长。他决心要“竭尽全力,练成劲旅,为国驱驰,歼彼倭寇”。
    二○○师的官兵不仅军事技术好,而且武艺精湛,这在国内外军队中很少见。戴安澜利用战斗的空隙进一步终结了通臂拳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领。他说通臂拳发展到今天,内容十分丰富,并形成了若干个流派。虽然传统多有不同,但风格技法类似(或略有异同),其理则一。
    通臂拳的内容有拳术和器械两个方面。拳术方面有各种桩法、操法(手、臂、腿、腰、体等各部的操练法)和套路等。流派不同,套路等也有所不同,传统的主要套路有通臂六合拳、大小连环拳、连环炮、通臂拆拳、连环劈山炮、通臂串珠总手等等。在通臂拳系器械方面有棍、单刀、双刀、大大枪、花枪、单剑、双剑等。
    通臂拳运动的技术要领,内容广、要求严,理论和技法(练法和用法)都很多,概略起来有下列几个方面。
    在形体锻炼方面,主要是三摺九要的技法。即前摺为腕、肘、肩,属手法,把手臂练得松软灵活,柔中寓刚,运用起来,柔韧如鞭,势如流星。中摺为胸、背、腰,是身法,要神清气爽,呼吸自然,气沉丹田,活泼灵便,动作如电。后摺为胯、膝、足,是步法,把下盘练得轻捷有度,行动如飞。
    在基础拳法方面,主要是摔、拍、穿、劈、钻五拳。它的技法是:摔掌似闪电,发劲在腕,内含摔、搠、抖、砸。拍掌如迷雾,发劲在肩,内含拍、摺、摧、搓。穿掌若星串,发劲在胯,内含劈、搂、掉、擂。钻掌如箭刺,发劲在腰,内含劈、弹、挤、按。其余拳术和器械的基本功法内容甚多,都有类似的技法要领。
    在操法上有:伸、探、毒、顶、合、舒、挺、扣、曲、随、摧等要求。
    在用法上内容很多,主要是“五获”、“八断”的技法。五获是上、下、左、右、中。八断是动、静、虚、实、刚、柔、缓、急等等。
    通臂拳的运动要领,如上所述,主要在于神形兼备,自然活泼,气势通串,矫健轻灵,伸长击短,发劲饱满。总之,通臂拳的手、眼、身、法、步、意、气、力、技、用,以及刚柔虚实,出入进退,六法合一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1939年11月,日军从北部湾登陆,进而占领南宁。戴安澜奉命南下昆仑关,阻击敌人北上。戴安澜的第五军二○○师担任正面主攻,沿南宁至宾阳的公路前进。昆仑关是南宁至宾阳的公路要冲,地势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7日,战斗打响。经过一天的激烈争夺,在友军配合下,克复昆仑关。12月19日,昆仑关又被敌人占领。不久,又被友军夺回。敌人不甘心失败,第三次反扑,占领昆仑关。戴安澜指挥部队又第三次收复昆仑关,并歼敌6000多人,歼灭了号称“钢军”的敌第十二旅团。戴安澜将军飒立仙女山指挥所赋诗一首:“仙女山头竖将旗,南来顽寇尽披靡。等闲试向云端望,倩影翩翩舞绣衣。”昆仑关大捷后,国内报纸称戴安澜为“当代狄青”。戴安澜受到政府嘉奖:宝鼎勋章一枚。何应钦赞扬戴安澜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为国驱驰民族英雄

    1941年,日军积极策划进攻东南亚。东南亚的缅甸与我国云南毗邻,是我国大西南防线的外围。滇缅公路是我国接受外援的唯一陆上交通线。缅甸的存亡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安危。这年年初,国内传闻将派兵出国远征。戴安澜听后,喜出望外。他说:“如得远征异域,始偿男儿志愿!”10月,新闻{己者采访他时,他说:“假如将来接到这样的命令,那我很荣幸,因为能将这样重大的责任派交我和我的部队,我会很兴奋;另一方面,也有一种履冰临渊的戒慎心理,因为这一项工作的关系和影响实在太大了!”
    1942年3月2日,戴安澜奉命从云南连夜抵达缅甸腊戍。3月3日,蒋介石先后三次召见戴安澜,面授机宜,鼓励他英勇作战,夺取重大胜利。戴安澜受命后旋即率部日夜兼程向缅甸进发,很快到达腊戍、东瓜。此时,远征军后续部队仍然在国境之内。戴安澜孤军深入,蒋介石十分关切,急切地问他是否可以坚守。他说:“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3月4日,他由腊戍起程向梅苗进发。他在行军途中激情满怀,遂赋《远征》以明壮志: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部队到达东瓜的第二天,便接受英军移交的防守任务。东瓜是从缅甸仰光到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之间的第一大城市,军事位置极其重要。3月8日,日军占领仰光后,分兵三路向北挺进。中路敌人从仰光沿公路长驱进犯曼德勒。3月19日,当担任搜索任务的敌摩托车队到达皮尤河前哨阵地时,部队引爆炸毁了河上大桥,使敌人遭受人缅以来第一次重大损失。此后日军疯狂进攻东瓜城。在戴安澜的指挥下,保卫东瓜的战斗打响了。敌人以大批飞机轮番轰炸东瓜,同时以两个联队,配置12门大炮,用战车、装甲车作掩护,向阵地发起了猛扑。戴安澜沉着果断地指挥部队进行顽强抵抗,誓与敌人血战到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缅甸和祖国的和平。3月22日,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即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二○○师奋勇抗敌,到23日黄昏阻击了敌人先后发起的6次大规模进攻,击毙敌人300多人,阵地岿然不动。其中最紧张的一幕是:当敌人骑兵绕道袭击指挥所时,敌我双方相距仅有50米。戴安澜和所有参谋人员都参加了战斗,最终击败了敌人。日军在正面进攻不能推进的情况下,24日绕道东瓜城北,偷袭克容冈飞机场,将二○○师从南、西、北三面包围,二○○师不得不退守东瓜城,战事越来越紧。26日敌人又增派一个联队的兵力围攻东瓜,27日,敌人出动30多架飞机轮番轰炸二○○师阵地,28日敌人施放糜烂性毒气,并派一些士兵伪装进城,企图里应外合,消灭二○○师。二○○师识破敌人诡计,将士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杀退敌军。戴安澜率部队保卫东瓜,坚守12天,由于援军未到,补给中断,而奉命于29日撤退。在战斗中,二○○师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同4倍于我并配备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敌人战斗,不仅争取了时间掩护英军第一师安全撤退,而且重创敌师,歼灭敌人5000余人,在中国军队远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蒋介石致电嘉许,并接见慰勉戴安澜。美国官方认为,这是“所有缅甸保卫战坚持时间最长的防卫行动”。就连日军也不得不承认,东瓜的战斗是“最艰苦的战斗之一”。敌酋东条英机认为,这是旅顺攻城以来未有之苦战。东瓜保卫战以后,戴安澜又指挥部队夺取了克复棠吉的胜利。
    二○○师进入缅甸后战功赫赫,军威大振,蒋介石为此颁发奖金100万,进行犒赏。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说:“近代立功异域,扬大汉之声威者以安澜将军为第一人。”
    由于英军在强敌面前表现软弱,又由于中国远征军指挥混乱,4月底5月初,日军实现了对远征军的战略包围,先头部队还进犯中国境内100多公里。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远征军决定向缅甸北部层峦叠嶂,树木遮天的野人山区撤退。史迪威和罗卓英去了印度,10万远征军群龙无首,分散混乱。戴安澜将军率领二○○师北撤,部队在没有给养、没有水喝、忍受虫蚊叮咬、经受暴雨侵袭的情况下,越过一道又一道封锁线,与敌人周旋,摸索前进。敌人决心置二○○师于死地。日军在广播中说:“要奠定“东亚和平”,非消灭第五军尤其是二○○师不可。”二○○师在缅甸北部山区辗转前进。5月18日夜,在郎科地区与早有埋伏的敌两个大队敌人相遇。戴安澜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摆脱了敌人伏击。但是二○○师伤亡惨重,两个团各剩下一个营的兵力。戴安澜胸腹受重伤,仍然对抢救人员说:“不要管我,打退敌人比什么都重要!”由于缺医乏药,将军的病情不断恶化。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以身殉国,时年38岁。
    戴安澜的牺牲在国内引起极大关注。蒋介石等国民党要员致词哀悼。蒋介石的挽词是:“虎头食肉负英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添;马革裹尸酬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国民政府批准戴安澜由陆军少将追晋为陆军中将,他的英名人祀忠烈祠。美国称赞戴安澜为“有能力、有魅力、并有相当大胆量”的高级指挥官。1942年10月,罗斯福总统签署命令,向戴安澜颁授懋绩勋章一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也致词悼念。毛泽东的挽诗为:“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的挽词是——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
    戴安澜将军以一个军人的荣誉和一名习武者的风范向世人证实了铁骨铮铮的尚武精神和不屈的民族之魂!
    在此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将此文献给为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戴安澜将军,以表后人的敬意。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暂无内容
  •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