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武谚阐秘
武风武术网>名家频道>名家相关 > 蔡李佛拳一代名师区汉泉
隐藏右侧

蔡李佛拳一代名师区汉泉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艺高强的近代武术名师

    区汉泉祖籍云浮,1917年出生于广州,幼年时,父母早逝。他12岁开始跟随拳师方玉书学习蔡李佛拳械和洪拳。天资聪慧的他好学勤奋,吃苦耐劳,尽得方玉书真传。他同时还学习中医及传统跌打骨伤科医学。1932年,他在广州其父亲留下的祖屋开了一间武馆,并邀请蔡李佛拳第三代传人陈耀墀执教,从此踏上了传授武术的道路。1937年,区汉泉在家乡投资创办了“城西全义堂武术社”。全义堂武术社集武馆、医馆和慈善堂于一体,除教授武术,还义务为街坊治病疗伤。

    习武几十载,区汉泉以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勇于革新,既继承了传统套路,又不被传统套路所束缚,先后改革过十几个如白模拳(白毛拳)、十字扣打等较重要的一些高、中级套路。如删去一些过多的重复或不合理部分,或对套路的动作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这些传统套路更臻完善,因而在比赛和表演中,更能显示出蔡李佛拳的风格特点。

    区汉泉在武术上的深厚造诣,使他获得了当时中国武术的最高级别“八段”称号,1995年更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这是建国以来,唯一一次中国武术名师评选,区汉泉是唯一一个获得此殊荣的广东人。

    区汉泉对中医正骨学深有研究,数十年的行医实践经验,使他在治疗伤筋骨及腰椎肥大等症方面颇有成效。早年他设馆授徒时,还开办了跌打诊所。广东省武术馆开办以来,他每天都准备药物,随时为受伤的学员治疗,深受大家的爱戴。区汉泉的儿子区伟昌告诉记者,其父亲从12岁习武,17岁开始行医(骨科),直到1999年82岁去世前,都是从事武术和骨伤科医术。去世前的几年,其父亲还在广州421海军医院任骨伤科中心主任,为群众治疗骨伤。

    除了教授武术和悬壶济世,区汉泉还致力于整理宝贵的武术和医术精髓,如《广东近代武术史》、蔡李佛拳初级套路《小扣打》、《跌打伤科讲义》等,为广东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6年,区汉泉在广州开设“西山武术社”,坚持业余授艺,并积极配合省、市体育部门开办武术训练班,举办骨伤科培训班。1984年,他担任广东省武术馆首期武术训练班主教练,教授蔡李佛拳。区汉泉致力于传授传统武术几十年,培养出了众多武术人才。其中颇有成就的就有国家级裁判、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十大武术名教练之一、广东省武术队教练陈昌绵,1979年全国武术观摩会一等奖获得者、广东省武协副主席、广东省蔡李佛拳协会总会长彭正庭,广东省武协秘书长、省体委群体处干部董德强,原香港宝莲寺住持允中大法师,第六届全国南拳冠军邱建国等,他们都曾在早期受过区汉泉的指导。此外,多届省、市武术大赛的获奖者何驹、梁华添、洪永兴、麦浩然、彭志辉、黄湛荣、蔡锦棠、梁锦炫、区伟昌、何三妹、洪少珍等都是区汉泉的学生。

    割舍不下的故乡情

    区汉泉的家乡在云浮市云城区区屋大围村。虽然他生长在广州,但他时常牵挂着故乡。

    为了让自己所学的中国武术精髓在故乡发扬光大,1934年,区汉泉回到了家乡云浮,在市区西街开了一间“健民国术社”,培养武术人才。一年后,因故回到广州,但他时常回乡小住,与乡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由于解放前武师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职业,红黑两道都有联系。1970年,区汉泉被扣上“反革命”、“黑教头”的帽子,一家人被下放回云浮农村老家。

    回到家乡后,无所事事却无法施展武艺的区汉泉坐不住了。于是,他便私下在村里教一些兄弟和侄子习武,为乡亲治病。随着跟区汉泉习武和找他治病的乡亲越来越多,引起了公社革委会的注意,革委会在有线广播上点名说他搞地下俱乐部,以“在村里教武术挑动武斗、开地下诊所”的罪名对他进行批斗。

    “当时一家人的生活很艰苦,每个月只能靠徒弟和香港亲戚凑钱接济,有时几天吃不到一顿米饭,只能以杂粮充饥。”说起那段艰难的日子,区伟昌深有感触。区伟昌说,尽管生活艰难,乡亲邻里找父亲看病,他依旧分文不收。他们微薄的生活费,大部分都被父亲用来买药帮人治病了。

    尽管环境艰难,生活清苦,但区汉泉依然坚持义务教授武术。1972年,广东省青少年武术表演赛上,区汉泉组织指导训练的云浮大围村唯一一支武术队获省体委领导钦点,有幸参赛。1974年,区汉泉和区伟昌父子俩都在云浮体校当教练,为家乡云浮培养武术人才。他精心培养出来的云浮武术选手区钦曾在广东武术比赛中获得过前三名。

    改革开放后,区汉泉在广东武术界的威望越来越高。1992年,当时的云浮县成立武术协会,他在组织和协调上出了不少力,被聘为云浮县武术协会的荣誉主席。区汉泉为云浮武术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义薄云天的风骨与品格

    采访期间,区伟昌将区汉泉与澳门特首何厚铧、香港宝莲寺住持允中大法师和他的高徒的合照给记者欣赏。照片上的区汉泉,70多岁高龄仍精神矍铄,满头白发梳理整齐,戴着一副眼镜显得特别儒雅。这个形象很难让人与武师联系起来。他清瘦和硬朗的气质,彰显了这位武术名家的风骨气度。

    义气、心慈、无私、柔和、心胸开阔成就了区汉泉的独特品格。

    “虽说蔡李佛拳是刚劲的拳法,但父亲的性格却是柔和的。父亲一生没跟谁有过争吵,也没见谁对他有意见,真的很难得。”区伟昌说,从他5岁起跟着父亲习武学医术,从未见过父亲教人武术、帮人看病是收费的。后来虽然他的诊所停业了,但几十年来,他仍然在家里为上门求医的病人义务治病。他的慈悲心赢得了街坊的赞赏。侄子区功新几岁起就到广州跟区汉泉学武术、学医治跌打,他印象中的师父是一个很慈祥、很有爱心、无私付出的人。为了令徒弟成才,他把自己的武术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

    区汉泉的乐善好施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区伟昌说,正因为乐于助人,父亲积累了特别好的人缘。1971年,区伟昌要回广州办事,由于受区汉泉的“反革命”罪名的影响,区伟昌拿不到证明,无法乘班车,只能骑自行车去广州。“我和同村的兄弟骑了两天才回到广州,当时广州的旧街坊看到我们疲惫不堪的样子,都伤心地掉下眼泪。随后,大家纷纷凑钱和凑粮票给我,就连当时挑煤的老婆婆也偷偷地塞给我5块钱。街坊们说,‘你父亲以前帮我们看病分文不收,我们很感激他。’”通过这件事,让区伟昌消除了以前对父亲的误会和不理解,明白了只要做善事、好事,别人一定会记在心里,好人终会有好报。

    区汉泉的心慈、柔和并不代表他没有傲骨。区伟昌还记得,父亲当时冒名在国民党公安厅当一等卫兵时,有一次,一名日本通讯兵从父亲身边经过时,因为父亲没有向他敬礼,这个日本人就打了父亲一巴掌。无端端被日本兵打一巴掌,父亲激愤地把那日本人痛揍了一顿,还抢走了他的公文包。后来日本宪兵队赶来抓人,幸好区汉泉当时跑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区汉泉还参与组织过民众自卫队,曾为东江纵队打探过情报。没想到在1953年“镇反”时他被打成“反革命”而被关了几个月。1978年区汉泉获得平反后,有关部门要回云浮给他开一个平反大会,他淡淡地回答:“不用了,都过去了。”体现了这位武术名师宽阔的胸怀和义薄云天的气概。

    如今,区汉泉这位享誉中国武坛的蔡李佛拳一代宗师已经逝世十多年了,但他高超的武艺、高尚的武德,仍活在人们心中。区汉泉对中国武术和传统医术无私付出的一生,为云浮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暂无内容
  •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