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暴雨下个不停,那急速的“哗、哗”声让人不想走出家门半步。师娘对师父说:“算了吧,下这么大的雨,拳场上也没几个人会去打拳,你就休息一晚吧。”可师父回答:“那怎么行!只要有一个学生去,我就应该去!”师父冒雨骑上电瓶车奔向市民中心。尽管披着雨披,可雨点还是顺着他的脸颊滑落,胸前一大片衣襟淋湿了。
几年来,像这样的日子不计其数。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他依然坚持着他的坚持,做着平凡人不平凡的事业。
师父是个地地道道的杭州人,性格开朗、坚毅,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事业执着追求。天资聪颖,生性好学,干一行爱一行。原来在企业里,曾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杭州市红旗青年突击手。他对烹饪颇有研究,既是特三级厨师,又是国家级高级营养师。此外,多才多艺的他,爱好广泛,古玩、珠宝,无一不是玩出了专业的水准。平日里酷爱体育运动,尤其对武术情有独钟。在青少年时期,他就上城隍山跟人学习拳击,尔后又学习了通背拳、长拳。虽然后来由于父亲的阻止中断了习拳练武,但有朝一日重练武术,成为一个美丽梦想,一直深藏在他的心底。
终于可以习武了,他开始不断寻找武术老师。2007年,他成为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中国武术七段,人称“杭城太极一枝花”的刘月兰老师的入门弟子。自选择太极之日这一天起,师父就下定决心,不怕吃苦,忘掉自我,醉心太极。坚持“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365天,从不怠慢练功。本来底子就好,再加上勤奋,拳艺很快有了飞跃性长进。不仅拳架子漂亮,动作也相当规范。他先后逐次参加武术段位制一至六段的考试并获得国家武术六段资格。他相继参加了韩国、台湾、香港国际武术邀请赛及第三届、第五届国际武术锦标赛,并频频拿奖,先后共获金牌51枚、银牌20枚、铜牌6枚。2014年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武术大赛”“浙江省传统武术锦标赛”“第三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第五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等赛事中,除获得多枚金牌外,还摘取了男子中年组“武术全能冠军”的桂冠,获得“武林名师百杰奖”“太极名家表演奖”“最佳教练员奖”“优秀教练员奖”“武术精英奖”等荣誉。最荣耀的是2011年至2014年连续四年被浙江省武协评为武术先进工作者。
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当中,他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空余时间都用来研究拳理拳法,翻阅、收集大量的有关拳论方面的优秀文章,并将其编辑成《杨式太极拳综合汇编》,在此同时,还编辑了《营养与健康综合汇编》。这本《杨式太极拳综合汇编》一共686页,收录了116篇文章,有拳理拳论、拳谱、剑论、刀论,还有招式图解等,更有前辈们习拳的切身体悟,内容丰富实用。为了让我们这些弟子、学生尽快提高拳艺,师父将这部浸透了他的辛勤与心血的汇编,毫不吝啬地送与我们,大家如获至宝,受益匪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长期的太极拳训练和理论学习,师父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体会更加深入,要求也越加提高,早已不满足现状。行拳不但要身架中正、动作规范,做到外三合,还要做到内三合。于是他处处留意,寻高人访名师。在一次去钱塘武学专业委员会(原钱塘武学研究组)赵裕庆主任处汇报工作时,赵主任向他介绍了杭州民间太极高手王守挺先生的内功功法,后经林体凤先生(现在的师兄)引荐,通过半年的考察,终得王老先生的认可而入得师门,成为杨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
王守挺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成为一代武术名家陈松海的入门弟子,又曾拜峨眉拳临济功掌门宗师傅伟中先生为师,学习内功功法,练就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真功夫,身怀“搭手封人”、“凌空擒拿”、“沾衣十八跌”等太极揉手绝技。当年美国的尼克松、基辛格以及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等贵宾来杭访问时,浙江省公安部门安排王守挺先生为安保队队长担当安保工作,由此足以可见其功夫之深。
自跟随王守挺先生学艺后,阿斌师父牢记王老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练拳是以健身养生为目的。练武之人必须做到六个字:自信、信心、恒心”。除特殊情况外,他几乎天天上午八点至十一点随老先生左右学习拳技,风雨无阻。每当老先生亲自喂劲传授内功技法时,他总是认真“看”、“听”、“试”,用心体悟和思考推手的“沾”、“连”、“粘”、“随”等技巧技法,搞明白内劲是神、意、气的化合。在此同时,他与同门师兄弟们相互交流切磋虚心请教,取众之长补己短。当整座城市停止喧嚣,人们早己进入梦乡时,他还在灯下仔细阅读拳书,细心体会,将白天记录下王老先生口授的揉手技法和习练经验整理成日记,以便日后反复揣摩。“三元内功”是王守挺师门练习推手的独门方法,他每天坚持练习4到5次。要练好太极拳,做到“松”很关键,于是他就在“松”上面狠下功夫,无论骑车、买菜、做饭都不忘做松功。一次在菜场里,他提着菜蔬一边走一边做着松功,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和不解的询问,也只是笑而不语,彻底将太极生活化,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阿斌师父对螺旋劲、缠丝劲、整合劲、杠杆原理、圈与弧线等推手技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现如今已渐入佳境。
在努力提高自身拳艺的同时,师父从不忘以传承中华国术为己任。他创立了自己的师门,苦心培养太极人才,每天清晨五点钟就赶赴市民中心带领弟子们习拳练武。还经常利用下午时间,给弟子们上课纠拳,规正每一招每一势。对待初学者更是不厌其烦,反复演示、讲述动作要领及攻防含义,从不面露愠色责怪他人笨拙。他总是对弟子们说:“练拳要持之以恒,练者有,不练者无,功到自然成”。
师父不仅注重拳艺的修炼,还特别注重武德的修炼。当每个弟子入门时,他首先就是赠予一本《弟子规》,要求我们好好学习,修品德、修仁和、修奉献。明确师门师规:崇尚武德,尊师重道,礼仪为先,以善为本,谦虚做人,不骄不躁,团结同门,勿轻他门,健身养生,精研拳技,同心同德,共传太极。
如今,经阿斌师父培养的弟子布及省内外,年龄最大的60开外,最小的只有7岁。弟子们在各个武术赛事中表现不凡,纷纷获奖,有勇夺武术全能冠军者,有获最佳运动员称号者,还有人获得最佳教练员奖、太极名家表演奖。最难能可贵的是许多弟子已独当一面,在各个地方建立起拳队,走入社会进行公益教学,弘扬武术精神,为发扬光大中华太极国粹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弟子们在相互交流的时候,经常会由衷地道出心声:“我们要的就是像阿斌师父这样的明师”。师父为人敦厚善良,心胸宽阔。一则印度古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他在太极旅途中晴空万里。发自内心的善举,铸就其大爱的人生舞台。2013年10月,在浙江省武协、钱塘武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师父正式成立了“钱塘武学钱江养生太极拳队”。作为总教练,他不辞辛劳,倾囊相授。陆续教学了8式、13式、16式、24式、27式、38式、40式、42式、85式杨式太极拳和24式太极剑、32式太极剑、42式太极剑、54式传统杨式太极剑、52式传统杨式太极一路刀和二路刀,还完成了段位制1-6段教程套路的单练和对练的教学计划。除了教套路,他时常加强学生们的基本功训练,时而将内功心法、松功、完整的太极十三势等内容结合到日常教学中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教学方法。
在市民中心图书馆的宽大廊道里,每晚7点至9点钟,人们都能看见太极拳队练拳的身影。柔和、舒展的杨式太极拳吸引着过往的群众,常常有人停足观赏而为之赞叹:“哇!他们的太极拳打得真棒!”去年杭州电视台《阿六头新闻》组、《杭州城市快报》、2015年1月杭州电视台先后多次专门采访了钱江养生太极队和王阿斌总教练并进行专题报道。
在师父的引领下,这支团队日益壮大,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又先后成立了庆春门社区太极拳队、滨江六合太极拳队、建德太极拳队。至今在册队员有460余名,其中300余人成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100余人参加了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并获得初、中级段位,其中有9人获得六段位、一人获得五段位、两人获得四段位。这支年轻的队伍已在各武术赛场上崭露头角,几年来参加数次省内外国际武术锦标赛获得金、银、铜牌504枚,12次获得“杨式太极拳集体项目冠军”,荣获“中华武术贡献奖”、“最佳运动队奖”。而参加2015年第十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时表现尤为突出,来自世界各地257个代表队5677位选手进行激烈角逐,钱江养生太极拳队71人参赛,捷报频传,战绩辉煌,共获得154枚奖牌,其中金牌86枚、银牌47枚、铜牌21枚;五个集体项目均荣获金牌:团体总分名列第四位;有2位选手荣获女子全能亚军、季军。同时团队还被大会授予最佳运动队、二等奖贡献奖;王阿斌被授予最佳领队、1人被授予最佳教练员、3名选手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师父在带领钱江养生太极拳队的同时,携爱人程平和女儿王毓群一起在杭州市图书馆进行四个太极拳班的公益教学,从不懈怠,尽心尽责。一家三口被人们誉为“太极之家”,而夫妻俩被称之为“太极伉俪”。
为积极推进社会体育健康事业的发展,他曾被杭州国际学校委任为太极拳涉外教练,跟随他学拳的有来自新加坡、新西兰、印度、美国、墨西哥、法国、日本等14个国家的学生100余人。先后在庆春门社区、浙江省人大机关、建德市木兰拳协会进行杨式太极拳的公益教学。外地的弟子和学生邀请他指导讲学,哪怕再累也要安排时间开车奔赴前往,从不推辞。现经他教授的学生足有千余人。
现今不少人教拳都要收取高昂的费用,王师父却分文不取。对人施教从不分高下,不分大小,更不分贵贱尊卑,一律以仁慈之心施以爱。他对公益事业如此热心,引来他人的质疑,可师父并不介意。我们都知道师父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仅仅只是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太极拳所带来的快乐和带来的健康,也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太极传统文化事业。
不管现在有多少人宣扬物欲至上,师父却始终淡泊名利,潜心教学,在太极世界里寻求一方心灵净土。他一如既往地做品质公益,用毕生致力于中华太极艺术,以一种现代意识、一种高尚形象为武术人树立起人格上的榜样。我们从心底呼唤:师父就是我们的楷模,我们为有这样的师父感到欣慰和骄傲!
编后:王阿斌师傅之所以能由著名教练变身普通学员,人品、胸怀、见识,三个因素缺一不可,而编者认为,这其中见识尤为重要。王师傅钟情“太极内劲是神、意、气的化合”,并主张“这种劲是通过修炼内气、内功使意、气、形、神合一而形成的意气相合、拳功一体的内劲。这种劲上身后形成一个混元一气,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攻之而不摧的太极球。临阵交手时,不发则已,一发如猛虎下山,威势难挡,疾如闪电,迅似炸雷,无坚不摧,气吞山河。这种劲对突然而来的刺激,会做出敏锐、准确的相应动作。到了这种程度,就到神明阶段了。”这个理念,与这些年忘我探求太极内功奥秘的闫芳老师,或许就有相通之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正是对太极拳本质的理解,超越了拳派、师承、经历、地域的差异,才有了王阿斌师傅这次令人回味无穷亦感慨无穷的“华丽转身”。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