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保良(1946年2月16日――2013年5月7日),出身武术世家,蓟县渔阳镇公乐亭村人,商氏北少林武术第六代传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武术七段。其五世祖为民国修撰《蓟州志》所记载之商仕芝,北少林寺武僧景礼禅师入室弟子。他白幼随家父习武,传承家学。寒暑不辍,用心甚笃。以其技艺精湛,闻名乡里,称为蓟州本地北少林武术嫡派流传商氏武术之唯一代表。其武术特点是:古朴无华、刚猛沉静,强悍机巧、内强气血、外实筋骨,以古代技击为主旨。
后因众所周知的特殊历史时期和政治环境,大量关于商氏北少林武术的文献遭到焚毁和破坏,套路演练也遭到禁止。历时弥久,已近乎绝迹,仅存的部分也以套路演练方式散落于民间。传承为继,举步维艰。商保良先生为延续上遗家学,传承历史文化,一方面,冒着巨大政治风险,在家中堂屋的方丈之地,研习不辍,将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延续下来;另一方面广泛联系会同当地徐明,贾春,陈荣,商琪祥,周忠亮等名家,着手对商氏北少林武术进行汇集整理,完善了商氏北少林武术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为后世流传做了大量工作。他除了本身习武之外,还创办了北少林拳社,广收弟子,教学育人,以德给艺,兴盛时学员竞达上百人之多,其中目前颇有德艺拔萃者,使蓟县地区的传统武术多得传人。
80年代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和政治氛围的正常化,各地的文化事业也日渐复苏。此时,在商保良先生的号召和主持下,民间武术团体“少林会”得以恢复,并在地方武术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日渐兴旺。民族节日和很多的民间庆典活动中经常见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少林会的重现在当地骤然掀起了一股“习武热”,至今久盛不衰。这一时期,天津市举办的全市农民武术比赛为武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那时起,很多爱好武术、越来越多崇尚武术的年轻人加入到了习武健体的行列中来。当地文化部门曾专门聘请商保良先生为一支百余人的研习团队进行武术指导,无形中对商氏武术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本地商氏武术第六代传人中,有商保良先生的嫡传后代利同村族人以及慕名而来的拜师学艺者,其中佼佼者有商绵辉、商绵健、商阳生、李开源、耿志远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事业的重视,北少林寺重建、北少林武术的追根溯源等工作相继展开。2007年,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决心重建北少林寺,并亲赴蓟县考察寺院遗址和传承情况,商保良先生作为北少林武术在蓟县的主要传承人全程陪同,并与方丈关于商氏北少林武术的传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同年,北少林武术被批准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确立商保良先生为传承人;2013年,文化部门又将商氏北少林武术作为重点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足见其影响广泛。
2013年,商保良先生逝世。他一生致力于商氏北少林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其理论代表作品有国家级课题《北少林寺的恢复与武术市场开发》,并为天津体育学院高文山教授《北少林寺考》的撰写收集大量资料,提供原始素材,付出巨大心血。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使得我国传统武术的宝库得以丰富,使当地的文化底蕴更加雄厚。
商先生不是专业武术工作者,以务农为业,但他对武术事业所付出的精力和财力是令人感佩的,特别是在文革期间,他顶着极大的精神压力,艰苦磨练,其敬业之心为常人所不及。近年来,由于他的艺业的广泛影响,深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对其成绩给予了肯定和倡扬。有诸多爱好者、武术工作者、各类新闻媒体,接踵而至,采访学习,交流切磋,在这些荣誉面前,他总是谦和平静地说:“我们还差得很远,还要更加努力地为武术事业多做一些工作。”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