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武谚阐秘
武风武术网>名家频道>名家相关 > 向周向前老师学站桩
隐藏右侧

向周向前老师学站桩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我出生在云南昆明偏僻的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寒,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外出打工。2010年的时候,受同事的感染,我爱上了武术。那时,我没去专业的拳馆练习,就在公园里挂上沙袋,用一些简单的器械。就在这简陋的条件下,学习基本的拳法、腿法和一些基础技术。练过一段时间后,又去了专业的拳馆学习专业的搏击,在这里进步很快,已经可以打一些小比赛了。由于已经24岁了,年龄偏大,很难走职业化路线了。在教练的建议下,我选择在长沙一家拳馆做散打教练,带学员教拳。

    2015年4月的一天,我在长沙的一家拳击馆玩,顺便打了一场拳击交流赛。这一次,我结识了周向前老师。周老师看了我打的交流赛后,对我说:“小左,你技术还算不错,但步法不够灵活、速度不够快,这两方面急需加强。”周老师一语道破了我的软肋。这次应该算是第二次见面了,在2014年,武林风长沙站时,我就和周老师见过一面,当时经人介绍,只简单交流了几句。印象中,周老师是一位非常和善的人。这一次见面,我和周老师聊了很久,在他的谈吐中,就可以看出周老师对武术的理解和认识与众不同。周老师对我说:“小左,这样,我看你散打技术还不错,你再跟我深造一下,我还教你一项我自己研究的独特技术,就是传统武术中的站桩,练成之后可以出一种力量,大大提升你拳法、腿法的打击力度和打击速度”。我其实早就听朋友讲长沙武术界有这么一位周老师,对研究武术有着非凡的成就。今日一见,理论实践非同凡响,我立即答应。

    过几日,我来到了周老师挂靠的拳馆里。周老师对我说:“小左,我这站桩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与传统武术界流传于世的站桩大不相同,所练出的效果也不同,我的站桩可以练出“内劲”,也即李小龙的“寸劲”。练出后,你的发力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开始几日上课,周老师都是教我站基本姿势,从没站过桩的我,站一会脚就抖。几天下来,我慢慢适应了这个姿势,见我能摆出标准的姿势后,他就开始教我动作。一段时间之后,我已经学会了整套训练的姿势和动作。周老师就对我说:“小左,你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姿势动作,你就在自己馆里自己练,不用天天到我这来,偶尔过来一次就可以了。你练到月底,就可以出功夫。”就这样,按周老师的吩咐,我在自己馆里单独训练,一天两次,隔三差五去一下周老师那里。

    一日又一日地坚持训练,直到月底的训练中,在做沉肩坠肘动作时,隐约感觉到双上肢的大臂有一丝丝弹力,但又不太明显。我意识到这有可能就是周老师所说的“出功夫”的迹象。我立即打电话向周老师求证。周老师告诉我,你这是出功夫了,继续接着练,弹力会越来越明显,全身都可以出弹力。我训练的积极性更高了,接下来没到一个星期,上肢弹力越练越大,下肢、躯干的弹力也相继出现。原来出拳速度慢的劣势,一瞬间就得到改变。我不由感叹,传统武术竟然真有如此神奇的技术,真不可思议啊!说实在的,作为一个一直学习现代搏击,对传统武术一直嗤之以鼻的人,对传统武术几乎没有好的评价,但体验了周老师所研究的站桩后,我对传统武术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武术确实有独到之处。我也深刻理解了周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传统武术确实落后了,但也不能全部否认,它是精华与糟粕共存。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对传统武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精华部分融入现代搏击,这也是对传统武术最好的继承。”

    练出内劲之后,周老师对我说,你练出内劲后还只能算是入门,你还得跟我学习传统武术里的一些技术,还得多训练,以将这内劲炉火纯青的最大化利用到实战和比赛当中去。周老师还说:“李小龙宗师创立的截拳道就是以内劲为核心创造的一系列的技术,只是没有内劲这个核心,那么截拳道的密码无人可以破译,自然无人可以读懂李小龙真实的功夫,这内劲就是破译截拳道神秘符号的密码。”

    自从练出功夫后,我也领悟到了截拳道技术的真正内涵,也让我惊叹李小龙创截拳道的超前性。学到这传统武术中最具攻击力的独特技术后,对周老师也更敬佩,训练的积极性更高了。周老师布置的训练任务,我都保质、保量地执行完成。如今我的水平,与遇见周老师之前相比,已是功夫大进,信心也更足。

    通过认识周老师,跟随其学习传统武术中的某项技术,我深切体会到了,看什么事物都不能太极端、太绝对,这样会形成偏见。中华武术确实有独到之处,而这些独特的技术就应该发扬光大,以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国武术。

    在与周老师的交往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周老师的成果与获得这些成果的艰辛,他在传统习惯势力的极大阻力中,推广这技术。周老师的品德与成就,让那些只会故弄玄虚、吹嘘忽悠的“武术大师”汗颜。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暂无内容
  •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