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武谚阐秘
武风武术网>名家频道>武林故事 > 太极拳 道家传
隐藏右侧

太极拳 道家传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2005年3月8日《大河报》第26版发表记者张体文撰写考证李自成部将李岩的文章,标题:《<李氏家谱>为李岩身世提出新证——明末李岩是河南博爱人?》,受这篇文章启发,2005年第5期《中华武术》刊发了原福全文:《偶然所得重大发现——博爱县唐村考陈王廷创太极拳和王宗岳》(以下简称“原文”),一览之下,观感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闲散聊天,或资考证。

    一、太极拳,道家传之一证
    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为清·康熙五十五年李氏十世李元善主持编修。撇开“原文”繁缛累赘的议论,来看复印的《李氏家谱》抄件中可资谈论太极拳源流的一段照片文字。兹为标点,征引如下:
    李信“与兄仲、陈沟姑表奏庭,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结义,树志文武,双杰成名,创艺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箭,艺名传数省,故奏庭考举,考官不平……”
    按:宫,原作“功”,抄误。
    “原文”复述了李氏十八世李立炳提供资料时所讲述的流行在唐村的一则传说:
    陈奏廷经常到唐村,和李仲、李岩在一起交流拳术。他们在商量对套路的改编和定名时,意见不一,就去寺里征求教过他们拳的博公武道的意见。这位武道讲,你们回去各自好好练一年,明年二月二再来比武,谁打得好就用谁的定名。第二年二月二,他们在千载寺当着老道的面,各自将自己的拳打了一遍,博公武道讲:你们打得都很好,但奏廷的拳更有特色,功底更深,就依奏廷的建议,根据在太极宫结义和阴阳五行八卦之理,定名太极养生功。从此,这套拳术在陈、李两家族流传,并得到了不断发展。
    按:廷,当作“庭”。
    查《辞海》:李岩,本名信,河南杞县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参加李自成起义军,对义军的发展扩大,多所建树,晋封为制将军。
    《李氏家谱》的这段文字,透视出太极拳历史悠久的信息,更透视出千载寺太极拳传人陈家沟的历史背景,大致如下:
    1、李信为李族九世,在兄弟之中排行第四。他曾经与二哥李仲和陈家沟小老表陈奏庭三人有过拜师结义仪式,先拜师,后结义。师乃千载寺老道长,即李氏先辈李博,唐村人以“博公武道”称颂之。这位道长收徒授拳之功不可抹。太极拳源于道家,亦属不争之历史事实。
    “博公武道”收徒授拳时,入门仪式如何?今人不得而知。清末赵堡镇陈清平传任长春,任传杜育万,杜育万著《太极拳正宗》一书,系1935年开封石印本流传于民间。杜育万在该书的《武当太极拳溯始》中说:
    “余先师蒋老夫子,原籍怀庆温县人也。……世居小刘村,在县之东境,距赵堡镇数里之遥。至二十二岁学拳于山西太原府太谷县王老夫子讳林祯。事师如父,学七年,礼貌不稍衰。师亦爱之如子。据闻王老夫子学于云游道人。学时即告以此拳之来历久矣。此拳何时来乎?有歌为证,歌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宓子真传。玉皇大帝,正坐当筵。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传予拳术,教成神仙。”
    杜育万说:“名曰三丰传,然究其根,则此拳之发源,不自此始。何则据?余师所闻,云此拳系老子所传。惜余师等皆早仙逝,余言无处可证。虽无处可证,却有前歌尚存,说是‘宓子真传’即此一句,可以证明。宓子即宓喜,号曰尹文始,为老子高徒,越五世传与张三丰。”
    杜育万又说:“世皆谓是张三丰祖师所传,余亦特信。想当彼时,三丰祖师因世乱,隐居武当,写曰丹士,将此拳练至神化之域,技冠当代,名著环宇,朝野之人,无不钦佩。在武术中不亚孔子;在文学内集诸圣之大成,所以斯术号为武当派。”
    杜育万《太极拳正宗》记载的那首古传歌词,虽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其宗旨在于传颂太极拳的渊源,并且说明此拳是道教隐仙学派护道技艺。歌词大意透露出古老的太极拳术师承授受有履行道门仪式,包括神像张挂和拜师开拳的礼仪。虽然这种古典礼仪离开今天的教育形态已经遥远,但是在古人是奉行不懈的。究其意义,在于坚诚信念,尊师重道。老师授拳伊始,不可能不讲学派源流,《武魂》1990年连载北京白云观安声远道长公开的“原始太极拳”,分为动、静、快、慢四部。安道长答记者问,称誉道教内部不只是张三丰,还有众多名师对促进太极拳的定型发展,都曾建树过一定的贡献。中国道教邋遢派功法研究会《原始太极拳法》有安声远道长之弟子启泽散人骆巨方《拳源宗述》,是太极拳学术史研究的必备文献(参见中国原始太极拳法研究会非卖品内部资料)。原始太极拳更推原华夏始祖黄帝发明创造。看中华文化史,东汉后期,学术整理,始自黄帝然后人说,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表述形态。太极拳溯始,托名黄帝然后入说,这是追述传统,自尊自重的民族精神的表达方式,应无可厚非。这更加说明,太极拳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强身健体和防卫御侮技艺的经验总结,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武术宝库的一项宝贵遗产。
    2、元末明初,张三丰真人先后住武当山三十年,继承了吕洞宾、陈抟、火龙先生的道功道术与武技。有邱元靖者,“与先生遇,拜为弟子,遂传以道妙。命住五龙,结庵修炼,以了大事。”有太和四仙者:卢秋云、周真得、刘古泉、杨善登,皆楚人也。“四人请为弟子,遂传以清静守中之秘,于是命秋云住南岩,真得住会仙馆,古泉、善登住紫霄峰。四时静炼,后皆证果。”(《张三丰全集·后列仙传》)所谓“道妙”,所谓“清静守中之秘”,就是“太极用功,法守中土”。杨露禅传家之秘谱《太极法说》有《张三丰承留》、《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等,言其继承唐代仙学名人许宣平以来之太极功秘法而集成太极炼丹秘艺,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张翠山等武当七子均拜于张三丰门下,是张三丰集太极拳之大成。张三丰太极拳在道教内部流传,千载寺老道长当有所耳濡目染,致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太极拳专家尊张三丰为祖师,如同土木工程专家尊鲁班为祖师,戏剧曲艺专家尊唐明皇为祖师,走方郎中尊李次口为祖师,都是历史人文观念和尊师重道、高尚其事、弘扬遗产、繁荣学术的重要标志。黄宗羲、黄百家、王渔洋、曹秉仁、沈复等明末清初乃至清代中叶之文史名家称道之,尊我斋主人《少林拳术秘诀》尊崇之,是明清时代肯定张三丰为武当派之鼻祖,已为学术界所共识。
    3、既然有李仲、李信、陈奏庭等人从“博公武道”学拳,那么,有没有其他人士也先后从师博公武道学呢?博公武道经历乱世有无云游行踪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千载寺内外,会当另有其他人士得其真传,以至传递于南明清初时期。杜育万所闻先师王林祯学于云游道人,殆属此类途径。
    4、李信是李白成农民义军著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暂无内容
  •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