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建国术馆又荐张之江
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后,下半年特派邵力子到上海,请李景林建立“中央国术馆”并任馆长。李景林不愿意,建议由张之江担任,并请邵力子代为致谢蒋介石。1928年3月24日,“中央国术馆”在南京建立,张之江任馆长。对此,有以下七点说明。
1、1927年,国内战争与政局混乱,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后,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做,特别是对付共产党,蒋介石绝不会主动考虑建立一个与军政无关的“中央国术馆”。
2、李景林在上海奔走呼吁了一年多,要洗雪“东亚病夫”之耻辱,要提倡“全民国术化”、国术能“强身强国强种强族”,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人,且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对此种顺水推舟、一举两得之事,蒋介石是会做的——既可拉拢一,位奉军高级将领,又可收买一点人心。所以,“中央国术馆”就建立了。
3、蒋介石既然被李景林所“逼”同意建立“中央国术馆”,顺理成章应由李景林肩挑。于是,在下半年特派邵力子到上海请李景林。出乎所料的是,李却不同意,而建议请张之江出任。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绝不可能是蒋介石心血来潮,突然之间要找一个熟悉的,在扬州当寓公的张之江来建馆并担任馆长。
4、李景林既然提倡国术,为何又木肯担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原因是李不肯担任官方职务,受蒋掣肘,只想自由自在能进能退地提倡国术。
5、李景林为何推荐张之江?李、张二人在战场上交恶,互把对方赶出天津,同是将军级人物,同是通电下野人物,二人互不相识,更是毫无交情可言。李景林不肯出任“中央国术馆”馆长之职,但绝不可能一推了事,必须找一个情况相当的人代替,考虑到张之江是最合适人选。所以,李景林建议张之江出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完全是“金蝉脱壳”之计,是为了脱身。
6、蒋介石为何又同意张之扛出任中央国术馆长一职呢?蒋根本就不重视国术,既不认识李景林,更不认识张之江,建立“中央国术馆”本就是“顺水推舟”、“一箭双雕”之事。李景林是奉军中一只东北虎,张之江是冯军中一只西北狼,如今东北虎未抓住,先抓住一只西北狼,也是可以接受的。
7、张之江出任“中央国术馆长”是突然妁,为了慎重其事,他请冯玉祥出任“中央国术馆理事会理事长”,自己取得“西北国民军全权代表驻南京首席联络官”的身份,蒋介石就不能随便调遣他了。
设世纪擂台汇天下豪杰
“中央国术馆”成立以后,在全国进行了一次国术考试,这次“国考”影响很大。反观李景林高喊提倡国术,却并无明显动作,虽然李景林是推动建立“中央国术馆”的大功臣,但局外人并不知情。1929年初,李景林计划举办一个“全国打擂比赛”的大动作,但苦于没有资金。他虽曾为奉军高级将领,也曾担任省长,却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当时,他在上海的生活开支已很难维持,当然更无能力举办大赛。经过反复思考,李景林决定采取下策,走一步“险棋”。
在一次与黄金荣、杜月笙二人的叙谈中,季景林表示要请他们帮忙举办“全国打擂比赛”,请他们每人资助五万大洋,并拔出手枪轻轻地放在台上,开玩笑地说:“你们是有名的‘大流氓’,这次我暂当一回‘大土匪’”。说完,哈哈大笑,黄、杜二人连说好商量。
“勒索”大流氓并非小事,十万大洋也非小数。曹幼珊知道事情后,请出政要张静江和大商贾王晓籁商量。张静江当时是浙江省长,是民国特殊人物,当年是曹幼珊请张静江把流落在上海的蒋介石介绍给孙中山的,蒋介石见到他也礼让三分,现在他答应李景林举办“全国打擂比赛”,经费及名称由浙江省政府研究决定。关于十方大洋之事变轻了,由曹幼珊出面说情,黄金荣、杜月笙各出两万大洋,王晓籁自愿资助二万大洋,体面地为了李景林解决六万大洋的经费。
1929年5月3日,张静江主持召开了浙江省政府223次会议,决议文件的第一句就是“浙江国术游艺大会”之创办,其动议者为省政府主席兼国术馆长张静江先生。决议聘请李景林为筹备主任,诸民谊、孙禄堂为剧主任。决议用参观券筹集经费40万大洋。张静江为李景林举办“全国打擂比赛”做好了所有关键性的准备工作。
同年5月中旬,李景林、孙禄堂一行人等从上海移师杭州,住在西湖友常别墅。经过数月筹备,于9月27日向全国各省通电,邀请确有国术技能者参加比赛,一切食宿及来往路费均由大会提供。10月11日“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正式成立。
武术界一贯认为“全国打擂”的大会有很多特色,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大会全部情况,已由《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汇刊》详细介绍,不再重复,这里仅介绍大会的十大特征。
一、大会情况:大会全力贯彻李景林呼吁已三年的洗雪“东亚病夫”之耻、转移“颓风”、提倡“全民国术化”、“国术实战化”,强调国术“强身强国强种强族”的宗旨。大会的口号集中体现在擂台前的对联中。上联是:一台聚国术英雄,虎跃龙骧,表现毕生功力,历来运动会中无此举;下联:百世树富强基础,顽廉懦立,转移千载颓风,民众体育世上有余思。横幅是:颁全民国术化。全国有13个省以及南京、上海、北京、天津、青岛、武汉等当时的六个特别市报名参加。11月16日大会开幕。实到445人(其中,中央国术馆55人),376人参加拳械表演,109人参加打擂及表演,是典型的传统国术技击赛。大会聘请了全国国术名家29人担任评判委员及37人担任监察委员,由李景林任评判委员长。大会由最高权力的“大会执行部主任”李景林主持。11月28日结束,赛期12天,加上11月10日开始提前一周接待和陆续离会,前后长达二十余天。在二十世纪的全部武术比赛中,“全国打擂比赛”创造了很多世纪之最。如,创提倡国术来振兴民族精神的世纪之最;创参赛人数最多的世纪之最;创赛期最长的世纪之最;创长赛期全供给的世纪之最。
二、参加打擂人员必须会拳械表演才能取得资格。这是国术的本色和特点,可以保持高水平,避免不会技击的低水平乱打,也是大会的真正“国术游艺”。大会每天交替进行打擂和拳械表演,有很多人竟能天天在同一个下午既参加下一轮打擂又参加拳械表演,特别是岳侠、高作霖等。这种个人能同时参加表演与打擂的能力与方法,对今人应有启迪。
三、拳械表演创历史最高水平。李景林是大会的最高权力者,规定亲随徒弟不参加打擂,主动回避,但可参加拳械表演。参加大会人员都是武林高手,评判委员及监察委员等大都是全国名家,也纷纷下场参加表演,名家与高手云集,汇聚了全国的国术精英,使大会的表演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表演。李景林与徒弟杨奎山、郭宪山、林志远及新收徒弟李庆澜,还有女儿李书琴及二夫人赵美英等都多次参加表演。河北一位23岁的刘英华,练传统太乙门,大会期间共表演二十次,特别是11月19日,竟在一个下午的拳械表演后半场连续出场表演八次,而且后四次都是器械对打,在国术史上创“连续出场表演”的世纪之最。
四、观众可以临时报名参加表演,这使有国术技能的人才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大会表演的第一天,观众中有位教师名叫王思庆,临时报名要求献艺,经大会同意,临时插入表演了梅花拳和三尖二刃刀。
五、打擂不设种子选手,不分体重级别,参赛人员的分组、分对、分序全部采取临场摇号或抽签,这种公开、公平、公正的做法完全杜绝了“暗箱”操作。技能水平及体能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为避免强强早伤或弱弱侥幸,采取双败淘汰制,给参赛人员有充分发挥的补偿机会。11月26日淘汰到只有26人,当天下午要进行优胜决赛,韩庆堂每轮都在败者组出,竟连续打到第九轮才获得第名,在九轮中要连续与八人决战,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六、打擂不准用护具。擂台高1.3米,正方形每边20米,不设护栏。不准用头盔、护胸、护挡、护膝、护肘及拳套等护具。严格规定“四禁”:不准挖眼、不准扼喉,不准打太阳穴,不准取阴。上场前一律换上大会提供的比赛服,这是无袖、无领、无袋的短布衫及短裤,不穿袜子,杜绝夹带,完全是空手赤脚。
七、打擂比赛中发生死伤,概由本人负责,大会不负责任。但大会提供急救,设立三间中西医疗室,并准备薄板棺材一副,死一人提供三百大洋抚恤金。此举使技能较差者望而生畏,打擂开始时,上午报名参赛者 128人,听了细则后,下午实际参赛者为109人,有19人自退。
八、打擂比赛规则,听取合理建议,及时修改。大会本来制订比赛规则21条,比赛第二天就开始修改6条,主要内容是要以“跌倒为负”。比赛第4天又修改内容是限时10分钟,过时无胜负则双方都取消比赛资格。比赛第6天又修改,拳脚一律解放,除“四禁”外,可踢打身体各部位。6天中三次修改规则,成为当时最完善的武术散打规则。
九、观众可以临时报名参加打擂,也可以指名对象进行挑战赛。
(1)大会第6天,11月22日下午,第3组比赛结束,有国术名家表演绝技后,有位观众郭某挑战,指名要与评判委员长李景林比赛。李欣然应战。比赛开始后,郭奋拳向前,李不接不架,退让数招,再后发先至,突然闪出一掌,将身材高大魁梧的郭某击出一丈余而倒地,全场7万余观众为之震撼,欢声雷动。
(2)大会第7天,观众中有位江西来的老僧要求上场比赛,经大会同意,正巧胡凤山轮空愿陪。上台后,老僧先发制人,出手如连珠炮一样猛击,胡凤山则退让数招,突然一个换步接手钻拳,后发先至,将老僧的额骨击破塌陷,大会立即进行急救。
十、绑架报复未遂。11月23日是打擂第2天,有一对参赛者林长青与王喜林。林是杭州市警察局侦缉队长,四十多岁,号称徒弟众多,在杭州很有影响。而王当年22岁,已拜过三位老师,练形意拳虽仅2年多,但已能一拳将砖墙打个深坑。有人劝王放弃与林对搏算了,王则说:“好不容易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全国打擂,就不敢上场?不成了窝囊废?以后如何见人?输也要输得体面,拼一下也不见得会输,如果被他打死,算我活该。”两强相遇男者胜,正式交手时双方都很猛,王先被林打到一拳,鼻子出血,接着王却猛一个钻拳把林打个屁股着地。评判的哨子巳吹停止,胜负已决,林却从地上爬起来向王猛扑,口喊不算数。主此时沉着大胆手不软,快速向林的肚子像连珠炮一样连崩三拳,林被打个仰面朝天,二比○,王喜林打败林长青。
次日,王喜林正在心情舒畅地看别人比赛,突然有七八个人向他形成包围圈,说林长青请他去。王一看他们每个人腰上都有短枪,就明白是要,绑架,机智的他立即高喊“你们想绑架报复吗”,一边喊一边向主席台走去。因在场内,又有这一嗓子,七八个人来敢动手,立即散去。听了王喜林的报告后,兼管大会安全的副评判委员长褚民谊,立即对在场的杭州市警察局长李子裁叫道:“立即把姓林的小子找来!”褚民谊对着林长青大骂道:“你小子有多少条枪?打输了就想绑架报复?照你这样,大会不乱了套?你是故意和我过不去,要我的好看?我不与你多说,现在把姓王的交给你了,他在杭州要是出半点差错,就拿你是问,你提头来见。”褚民谊当时是国民党中常委、部长,官职权势耿,否则镇慑不了林长青。林立即对王说:“误会、误会,我保证你在杭州的安全。”
从以上十大特征看到,整个全国打擂比赛大会的过程,等于是李景林写了一本《中国武术散打裁判学》。大会办得非常成功,正如擂台对联的最后两句所说“历采运动会中无此举”,“民众体育史上有余思”。对中国武术界来说,它是“总揽神州精武,罕见千古盛会,叱咤风云武史,模式导向后代”。
沪杭三载弄风雨国术渐兴迎春晖
李景林在上海、杭州的三年多时间中,为国术发展做了以下工作:
1、提倡全民国术化,国术能强身强国强种强族,强化振兴民族精神,促使蒋介石成立“中央国术馆”。
2、举办世纪之最的全国打擂比赛,即“浙江国术游艺大会”。
3、在上海举办两次打擂比赛。全国打擂比赛结束后,人员全部离开杭州,大部分要经过上海。在李景林新收的徒弟中,有部分要跟着学武当剑,这等于要李建一个教学基地。对此,李早已派李书泰持信去济南见山东省长韩复渠,筹备创建“山东国术馆”,所以在上海等待消息。所有人员对全国打擂比赛余兴未了,要求在上海继续进行,于是产生了“第二次打擂”。第一天在“逸园”跑狗场,因是冬天,又是露天,比赛进行中又下大雪,第二天就改在“大舞台”进行(后改名“天蟾舞台”)。有一次抽签是窦乃庚对郝家俊,窦知道郝的钻拳厉害,上场店不敢硬拼,就用“太乙醉拳”摇摇摆摆,恍恍悠悠地走偏门进攻,结果窦被郝又摔又打击倒在地。当时上海报纸说是“十一朗拳打青面虎”,郝家俊获二次打擂第十四名。
4、创建“山东国术馆”。韩复渠积极支持建立“山东国术馆”,条件是要李景林挂名“山东省副主席”。李书泰立即在济南九纬路租下一座“戴公馆”,作馆址准备。孙禄堂也要去镇江任“江苏国术馆”馆长,李、孙二人朝夕相处三年多,从此分手。
5、李景林公开历来秘传的武当剑。武当剑术是道家内部代代秘传单授的,是国术中的奇葩,传至李景林为第十代,从他手里开始向社会公开。隐迹已久的剑法重现武坛,这是震惊国术界的天大之事,公开传授的是“武当对剑”,由亲随徒弟杨奎山代师具体教学传授。李景林“于无剑处,处处皆剑”的纵横飘忽。出手如闪电,运剑出神入化的高超境界,完全征服了国术界。使得早巳闻名奉军和东北地区的“神剑李”、“剑侠李”和“飞剑李”等神化美称又纷至沓来,使李景休成为震惊武林的叱咤风云人物。
6、李景林广泛收徒。从上海到杭州,特别是全国打擂期间,李景林闪掌击飞郭某挑战的上乘功夫,震惊国术界,拜师的更多,包括多位“监察委员”。在三年多时间中,前后有五百多人向李景林递帖拜师,或许是这些挂名的“二岔子”徒弟出于对李景林的敬佩。这样的广泛收徒,影响很大,成为国术界中罕见的美谈。下面介绍三个情况。
(1)杨澄甫与李景林是世兄弟关系,关系很好。因杨家无剑术项目,所以杨澄甫让自己的徒弟武汇川、田兆麟、诸桂亭、董英杰、陈微明(后人称“五虎将”)、徐思允、叶大密等,先后拜李景林为师学武当剑。
(2)河北任丘膜州镇人黄杰之,介绍儿子黄元秀拜李景林为师。黄元秀在杭州西湖边的别墅里宴请李景林,一起拜师的有同多好友“浙江国术馆”教务主任诸桂亭及苏景由等人。后来诸、黄二人是学武当对剑的最佳一对,1935年,黄元秀编《武当剑法大要》介绍五路武当对剑。
(3)李景林在新收徒弟中,对曾在江苏国术馆的李庚澜(全国打擂第 14名)有好感,收为亲随徒弟,成为黄敬义失踪后的李景林四亲随之一。
7、12月中旬,上海跌路局为李景林特发北上济南专车一列,专车在南京停留三天,李景林与张之江二人互作礼节性拜访,并互作欢迎与告别宴请。二人在生平中仅此一见,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第3天专车离南京北上。李景林到济南后,即宣布“山东国术馆”成立。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