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武谚阐秘
武风武术网>名家频道>名家相关 > 太极大家洪均生
隐藏右侧

太极大家洪均生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四月初的泉城春光明媚。
    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专家学者、武术门派代表,以及武术爱好者一百多人,齐聚泉城,纪念陈式太极拳一代名师洪均生先生诞辰100周年。
    洪均生(1907~1996),河南禹县人。陈式太极拳大家陈发科先生的入门弟子,跟随陈发科先生练拳15年。他的太极拳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尤其在推手技艺上独有心得。
    先贤已逝,惟余太极风韵。在洪均生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记者观看了来自海内外的洪均生先生的弟子、徒孙演练的太极拳,聆听了人们对这位太极拳先贤的深切缅怀,内心充满了崇敬之情。洪均生先生的弟子、山东太极尚武俱乐部主任李恩久先生向我讲述了洪均生先生的太极人生。

    潜心习拳得真髓

    “洪老师一生爱好太极拳,从1930年到1944年,他跟随陈发科师爷练拳14年。1956年,他从济南到北京,跟老师又学习了一年,前后学习15年,深得太极拳精髓。”李恩久回忆道。
    1930年,洪均生从济南到北京,在一家教会学校上学。他不仅学习文化课,还爱好武术,一开始,他跟随北京的刘慕三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
    当时,在北京流传广泛的是杨式太极拳和吴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还很少见,一天,刘慕三说:“听说从舸南陈凉沟来了—个人,功夫挺厉害的。咱们去拜访拜访。”
    在河南会馆,刘慕三带着洪均生等徒弟拜见了到北京不久的陈发科先生。陈发科演练了一趟陈式二路炮捶。只见他蹿蹦跳跃,发劲刚猛爆烈,松气震脚,地面上的方砖为之碎裂。这样充满阳刚之气的太极拳,人们见所未见。这是太极拳吗?洪均生和师兄弟们都面面相觑。刘慕三说:“不管怎样,太极拳是从陈家沟出来的,咱们应该跟着学。”就这样,刘慕三带着洪均生等人开始跟陈发科学习陈式太极拳,逐渐领略到陈发科先生高超的拳艺和高尚的武德。
    “1944年,洪老师回到济南,在山东省盐务局工作。由于在国民党政府任过职,这段经历使他在解放后戴上了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洪老师的生活状况非常差,没有工作,居住在一间不足9平方米的棚子里,靠教拳为生。‘文化大革命’中,迫丁当时极‘左’形势的压力,他的儿子和他划清了界线。尽管生活困顿,可是他却非常乐观,潜心研究太极拳。”李恩久说。
    1956年,洪均生再次来到北京,住在陈发科老师家里,日夜向老师请教。经过一年的节习,洪均生又返回济南。临别时,陈发科说:“你的功夫已经达到了我所期望的水平,回去后,你可以教拳了。”
    从此,洪均生开始在济南传授太极拳。他把练拳融入到生活当中,时时刻刻练习太极拳。“大跃进”时大炼钢铁,洪均生去筛沙子。在劳动中,他体会太极拳缠丝劲的锻炼方法,体会腰裆劲的运用。虽然他经历了许多政治动荡,可是对太极拳专心研究,撰写了许多太极拳技术方面的文章。1964年,他写了关于太极拳缠丝劲的理论性文章,发表在《体育报》上。凝结了他毕生心血的著作《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也是从那时开始写作的。
    “这部著作是洪老师在斗室中写的,修改了几次,一开始是用毛笔抄写,后来出了刻版的油印本,最后才正式出版。”李恩久介绍说,“现在,这部书的原稿还保存在我的一位师兄手里。”
    洪均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练习,对陈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有着独到的认识,丰富了太极拳理论和技术。李恩久说:“他最大的特点是求学认真,治学的思想非常严谨。比如对陈式太极拳练习中手的公转、自转的解释就很有见地。他认为,手臂绕大圈是公转,同时手还有白转。太极拳只要把基本规律和动作掌握好,掌握好动作的角度、方向和加速度,再加上缠丝劲,就能打出爆发力。还有对下肢和上肢的配合问题,洪老师提出了三节劲,在三节劲的运用中,哪些部位如何旋转如何配合,他讲得非常清楚、细致。他还首次提出太极拳要随遇平衡,也就是练习太极拳不管重心、力点如何变化,都必须保持或及时恢复平衡。”

    欣逢盛世育新苗

    “洪老师曾经为我带领的山东太极拳推手运动队题词:十年不鸣,一鸣惊人。那是1988年我们获得太极拳推手全国冠军后写的。其实,这句话也是洪老师一生的写照。”李恩久说。
    洪均生被国内武术界注意是在1981年。那一年5月,李恩久到沈阳参加全国武术观摩表演赛。一天早晨,李恩久在篮球场上练太极拳,他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引起了北京体育学院门惠丰教授的注意。从李恩久那里,门惠丰知道了济南有一个陈发科先生的徒弟洪均生。“那一次,我和顾留馨、李经梧、张继修等太极拳名家认识了,他们都向我打听洪老师的情况。后来,门惠丰老师等多次到济南拜访洪老师,洪老师的精湛拳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武术运动正是枯木逢春,万象更新,国外的武术爱好者开始到中国学习武术。1981年8月,在门惠丰先生的介绍下,日本的中野春美女士来到济南,向洪均生先生学习太极拳。洪均生的太极拳功夫让中野春美佩服得五体投地,仅仅那一年,她就两次到济南求学。后来,她又带领日本的太极拳团体到济南学习,前后来了十几次。中野春美回到日本后,在日本的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洪均生先生的太极拳,称赞洪先生为“太极巨星”。现在,在日本已经成立了“洪均生太极拳研究会”,专门研究洪均生先生的拳法。
    不仅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内武术界,洪均生也是名声鹊起。1981年以后,洪均生不仅经常接待国外太极拳代表团的访问求学,还经常参加国内的各种武术活动。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国内外武术爱好者、武术运动员传授太极拳技艺。上世纪80年代,北京武术队的著名运动员李连杰、戈春燕等人也曾经得到过洪均生先生的指点。
    看到洪均生先生这么毫无保留地向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传播太极拳技术,有人开玩笑说:“洪老师,您应该留一手。”洪均生说:“我这手一转就是360°,你让我留哪一手?手把手教还教不会呢,还留一手。”
    说起洪老师这些幽默的话语,李恩久非常动情:“老师就是真心希望年轻人继承太极拳,把太极拳发扬光大。他总是说:‘我教拳不图名,不图利;也图名,也图利。我图的是国家的名,图的是民族的利。’”李恩久讲到一个细节:洪均生先生为人处世非常细心,总在台历上记录每天到家里来访的徒弟、学生和一般的太极拳爱好者,一年下来,记录的人次竟达3600多次,平均每天接待10人次。
    “洪老师倾注了最大心血,寄予厚望的是我们这些徒弟和徒孙,他一直担任着济南武术馆高级顾问,非常关心太极拳推手队的训练,并经常给予指导。”李恩久说,“我能在人极拳上取得今天这个成绩,离不开洪老师的                                                    
                                                                                  [removed]  <!--      // -->  [removed] 教诲。我训练的太极拳推手队取得今天这个成绩,也离不开洪老师的指导,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

    师恩如海永难忘

    回忆起洪均生老师对自己的教诲、对山东太极拳运动的关怀,李恩久先生感情真挚地说:“师恩难忘。”
    “我原来是练查拳的,从小就喜欢武术,后来成为专业运动员,经常参加山东省的比赛。那时,我经常到大明湖、趵突泉等地方练拳,洪老师也在那里教拳,常和洪老师见面。当时,我对太极拳还没有什么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退役当了教练,开始对太极拳产生了兴趣。1974年,我正式跟洪老师学习太极拳。”李恩久讲述起和洪均生先生学拳的往事。
    洪老师教拳因人而异。对中老年,他要求架子放高一些,可以不发力,以松、圆、柔为主,以养生健身为目的;对年轻人,特别是对李恩久这样的专业武术工作者,洪老师的要求就非常严格。“你是教练,要教别人的,所以你必须练出太极拳的功夫。”他要求李恩久练拳架子要放低,要打出陈式太极拳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特点来。
    当时,许多人都是业余学拳,每天早晨练习一小时后,就上班去了。李恩久则是专业练拳,一整天都跟着洪老师学拳。洪老师教得很细致,训练严格而又系统,从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腰裆的训练,到套路、推手练习,一步步系统学习。1981年以后,李恩久经常陪同洪均生出席国内各种武术活动,住在宾馆中,日夜相伴,更多了聆听教诲的机会:
    “我对太极拳的认识,是跟洪老师学拳以后产生的。洪老师的推手功夫精妙神奇,你丝毫感觉不到他的劲力,就能把你发放出去。”李恩久说。
    1983年12月,济南武术馆成立,李恩久任馆长并兼太极拳教练,从事太极拳推手训练。洪均生先生被聘为武术馆高级顾问。当时,太极拳推手是和散打项目同时开展试验的,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省处于领先地位。
    “1984年,我开始培养一些年轻的推手运动员,尝试从传统的太极拳训练中借鉴训练手段和技巧。开始,我们的队员成绩不理想,两年以后,就能和河南的选手分庭抗礼了。1988年,我的队员开始获得全国冠军。1990年以后,我们的队员在6个级别的比赛中,往往能获得5个冠军。到1992年,我们这里就涌现出了15名全国冠军,出现了黄康辉、谢业雷等优秀的运动员。黄康辉曾经8次获得全国冠军,谢业雷6次获得全国冠军。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有我们的努力,也和洪老师的关怀分不开。”
    在训练中,李恩久经常就一些疑难问题向洪均生请教,洪均生先生也经常到武术馆指导训练。李恩久带队比赛回来后,也要向洪老师汇报总结。洪均生说:“太极拳应该避免出现使拙力的现象,不应该虚假。应该讲科学。”他不迷信,不搞那些空虚的东西,而是从力学的角度,从易经的阴阳变化中来讲太极拳推手。
    “那些日子,我每天在训练场上给学生当靶子,反复体验洪老师教授的太极拳原理。通过实践,找出对实战有帮助的技术动作。比如说掤劲,我体会是要先棚住再运转。洪老师认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到了高水平阶段,就不能先棚住再转,应该是棚的同时就转,这样才能打人不露痕迹。先掤,就有一个顶的过程,就慢了半拍。我经常就这些技术问题和洪老师探讨。那时,我研究太极拳推手技术几乎着了迷,教学相长,我的太极拳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李恩久说,他在实践中研究了中定裆底桩等训练方法,并借鉴了传统的抖太极大杆子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功力,还把传统太极拳套路中的单式动作抽出来练习,以强化运动员的动作定型。在洪均生师徒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省的太极拳推手运动终于走到了国内武坛前列。1988年,在第一届国际武术节上,洪均生先生获武术贡献奖。
    现在,李恩久先生仍带队训练山东省的后备运动员,主抓太极拳训练。这次,在李恩久先生的主持下,山东太极尚武俱乐部举行了洪均生诞辰百年纪念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不忘师恩,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陈式太极拳发扬光大,完成老师的夙愿。”李恩久充满深情地说。
    责任编辑王涛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暂无内容
  •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