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杨式太极拳汪(永泉)脉第三代传人石明先生逝世十五周年。2010年先生逝世十周年时,我在《武魂》杂志上写过一篇《“明师”石明》,赞扬石先生是一位“明明白白的老师”。转眼五年过去了,拳上的事情似乎又懂得了一些,翻看旧稿,感觉意犹未尽,遂写下了以下的文字:
我不是石先生的学生,那篇《“明师”石明》,是基于对他的认知和情感,情不自禁,有感而发。当时写下这个标题还有些犹豫,犹豫是不是太扎眼了?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仔细琢磨,愈发感到此题拟得恰如其分(“明师”之说,还是得国画大师李苦禅之子、著名画家李燕先生启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先生为了深求太极文化之内涵,慕名来到石老师处。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有一天,他忽然带着雕凿工具来到紫竹院公园八宜轩石明老师教拳的地方,在一块宽约半米、长有一米左右的大石头上凿下了巴掌大小的一个象形字“明”字,表达了从学于石明的感触,也成就了武林的一段佳话。余深以李燕先生之举为然,本文下图为2010年仲夏,笔者专程到现场拓印“明”字石刻的情景)。
所谓“明师”,通常固然跟“名声”和“资历”不无关系,但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对该项专业有深透的理解和教学有方,能为从学者释疑、解惑、授业,是出色的入门引路人。石先生虽不是专业武术工作者,只是外贸进出口单位的一个普通干部,业余酷爱太极拳,在武术界当时并没有什么名声。他的好处,不仅仅是师出名门、敏而好学、深究拳理、刻苦练拳,更突出的是始终不满足已知的东西,总是孜孜不倦,勇于探索,不断地挑战自我。为了印证和探求太极拳的真谛,他节假日曾走遍京城各大公园,拜访名师大家。他曾驻足在天文馆吴老(图南)授徒的现场,观摩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曾登门造访过著名吴式太极拳家王培生,请教有关太极拳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
吴老是享誉世界的太极拳名家,在长期教拳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因材施教,并根据自己的师承,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传授方法。吴老教拳有两套架子,一套“练架”,一套“用架”(即快架,亦称小架子)。“练架”教一般的习练者,“用架”,只教入室弟子。“练架”又有定势和连势之分,按顺序先教定势,后教连势,继而是刀、剑……。所谓“定势”,是把每个式子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每个动作不但要求姿势正确,中规中矩,而且动作到位后,姿势不变,停顿一至六个呼吸,如同“站桩”,名之日“耗”。这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下去,直至整趟架子练完。很多人开始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总觉得这样练进展太慢,太费劲了,不如一上来就划道道,那样学起来痛快。殊不知“定势”乃太极拳传统的练法之一,是吴家练习太极拳基本功的功架。吴老曾笑谈“宁愿把人练跑了,也要按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教”。没有听到石先生具体谈过在吴老拳场观摩学习到了什么,但是我想,像石先生那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见到什么打动他的东西,是不会在吴老的拳场驻足很长一段时间的。
石先生登门造访王培生老师的情况,我是听王先生亲口讲过的。据王老师讲:那次交谈中,围绕着什么是“太极”的问题,谈得很深,很细。王老师说:“先哲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按常人思维,阳就是阳,阴就是阴,道在阴阳之间,这个‘之间’是什么?似乎难以理解。正是这个按常人思维似乎难以理解的‘之间’,既非这,又非那;既是这,又是那,恰恰体现着太极阴阳变化的哲理――对立双方共存于统一体中此消彼长,同生共灭,相互转化的规律”。为了把问题说透,王老师甚至还跟石明详细剖析了太极图。王老师说:“太极图里的s线,俗称中极之玄,就是‘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最生动的写照。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难以体会到,盘拳中招招式式神、意、气、劲动分静合、阴阳变化的功效和乐趣”。当时石明听后一拍大腿说:“对!道在阴阳之间”,似有所得。记得王老师谈起那次与石明接触的情况,赞叹石明很“鬼”(指非常聪明)。
翻阅我手边的笔记,石先生在北大的专题讲座中是这样说的:“什么事都有个极限,极限的一刹那,――中极之微,就是太极。好比太极图里的中极线,亦阴亦阳,非阴非阳。他认为,“打拳就是有无之间、阴阳之间、同生共灭,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过程”。
石老师是在本门师承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结合自己所学细细品味太极拳深刻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了对《太极拳论》中关于“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的理解,专心修练太极拳之真意。奇特的悟性和惊人的痴迷勤奋,使他能够不断感知太极拳的奥秘,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独辟蹊径,取得超常的成果!
石先生致力于教学的时间并不长,此事在我记忆里,印象特深。1979年冬至1980年初,我正与北外的周毅教授合作,邀集一些拳友共同组织吴式简化37式太极拳学习班。学习班开班后不久,几位班上要好的拳友,在紫竹院公园拜石明为师,学起了杨式太极拳!
用石先生当时所收的八位第一批老弟子之一的张子辰兄的话来说:“当时,我们几个人练拳多年,也接触过一些太极拳老师,有的还正式拜名师学习过八卦、太极等拳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被这样一位干部模样、不是“名师”的老师所吸引,因为他对太极拳透彻的理解和与众不同的训练方法,使我们心悦诚服认认真真跟他学了起来”(子辰兄是我三十多年的老友,他年复一年至今仍在紫竹院公园石先生的八宜轩拳场弘扬老师拳学不辍,是个尊师重道、不忘师恩的诚信君子。今年4月26日,接子辰兄的电话,邀我参加他五月下旬的收徒仪式。据讲这次拜师的共有三十多人,可喜可贺)。
确实,子辰兄说的是肺腑之言,石先生打破了传统太极拳神秘的光环,不但能深入浅出地把拳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而且理论联系实践,一一具体地演示给他们看,并让他们在身上仔细感觉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全凭心意用功夫”的奥妙。杨式太极拳在台湾的开拓者郑曼青前辈说过:“论致用,必先于体上着力,体为本”,石先生正是“狠抓根本”,在“体”上着力,通过可见、可感的方法,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口传心授,使弟子们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当然,石明教拳也有自己的个性,记得这八个弟子当中第一个与石明谈拳论道的大范兄,曾向我介绍:“石先生把拳理真是研究透了,讲起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他开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起初比划起来有时还不是十分得心应手,对方若不能严格按他的要求去做,效果就不很理想,特别是当对方若没有‘循理求精’的精神,爱较真儿,习惯‘悖理争胜’,那就更不可能‘俩好合一好’,玩儿不到一起去了!”总之,那时石先生“敢”字当头,在紫竹院公园八宜轩,毅然决然“设”场子,开门立户,按自己精心创编的太极拳入门的步骤和方法,开始正式课徒。他把“无极桩”作为入室之基,强调入门先站无极桩。并结合单操手、探海桩、活胯功等辅助功法,帮助习练者先在“体”上完成“挖沟开渠”、“打通气道”的任务,使其能逐步体悟到太极内功的诸般内容。及至有了基础之后,才开始教太极拳架,并在拳架的一着一势、左顾右盼、前进后退之间,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又把太极拳的神、意、气、劲、形的动分静合,强调得至为细腻、得当、有序,使从学者在不知不觉中能很快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内功修炼的门径。
在互联网上曾看到有网友在帖子里说:“师从石明学有所成者,不是一两个,而是一片。着实令人钦佩!”对此我有同感。石老师第一批八位入室弟子大多是我练拳的好友,包括在石先生拳场站了一年多的桩,方才被石先生收为弟子的“小朱子”朱喜霖,与我也是忘年交,过从甚密,所以对石先生教拳的理念、步骤、方法等等,我也林林总总知道得不少。尤其是当我亲身感知到上述这些要好的拳友,原本水平就不低,经过石先生的点拨和独特的传授,短短几年功夫,一个个道技精进,和以往在一起玩儿的拳友比起来,高出不是一星半点儿,有的简直可以说已经不是同一个层次了。差别在哪儿呢?仔细研究,差别就在对太极拳内功劲法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八十年代初,我在那些拳友的影响和帮助下,也曾结合自己此前跟汪老(永泉)和高占魁老师(汪老的弟子)习拳所得,认认真真研习过石先生传授的那些东西,从内心深处对石先生及其传承有一种非同寻常的认知和深厚的情结。
2000年4月,石先生不幸逝世,耳闻有人对其生前颇有微词,如说他态度狂傲,嘴上没有把门儿的,说话经常得罪人云云。但笔者以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与其琢磨石明的态度是狂傲还是谦逊,倒不如研究研究他对探求太极拳真谛做了哪些努力来得更有意义。这个想法,得到原中国武术院社会活动部部长郝怀木兄的赞同。
概括地讲:石先生教学中的高明和迷人之处,头三年,无论是强调站无极桩,练探海桩还是转胯圈儿及其它,重中之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王宗岳《太极拳论》的第一句话:“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何谓无极?何谓太极?何谓动?何谓静?何谓阴?何谓阳?不搞清楚这些不行,因为这是基础。拳友朱喜霖具体举例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仅从字面解释,无极是太极的妈妈,不知道无极,找不到无极的感觉,太极就无从谈起。因此,石老师一开始就强调站无极桩,先在‘静态中’让你找到‘无极’的状态’和体悟到‘无极的感觉’。然后再求什么是太极?什么是……,一步一步练下去。正因为它设置的方法和步骤,与拳论要求相互吻合,所以习练者就比较容易入门和提高”。
深究石明教学理念之机理:“太极十三势,乃一气伸缩之道”(孙禄堂语),行拳走架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遍身躯不少滞”(见拳论),“用内气运动拳架”(参汪永泉书),否则“内气不足”或“没有内气催动姿势运行”,既不得“养”,也将流于人常说的“空架子”、“花架子”或“太极操”。所以石老师认为,什么时候教拳架都不能一刀切,应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而定。他教的学生,基本上都进步特快,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石老师对太极内功劲法有独特的领悟和快捷普及的方法。
比如:他在解释“迈步如猫形”和“如履薄冰”的含义时,主要强调的是把脚下的“作用力”降到最小的程度。他说:如果脚下老蹬着力就没有戏了。要在脚下做文章,这就是拳谚说的“悟性就在脚下”。他谈到在自己的训练中有两个桩,一个是无极桩,一个是探海桩,一动一静。站无极桩的结果不是脚下有力,而是飘起来了。他说:“‘飘、走、接、散、虚、空’和‘肩、腰、胯三道气圈儿’,就是太极拳体用的全部”。所谓“飘”,就是全身关节肌肉节节松开,僵力、拙力完全除掉,脚下没有一点死力之处,有一种升腾感,轻飘飘的;所谓“走”,就是“意为向导气随行”,内气能在身体内任意游走。应用时,如果不具备“飘”和“走”这两个条件,根本就谈不上用太极拳的方法与人“接手”。
他还谈到:“所谓太极劲,就是“意动”和“体动”谐和的产物”(笔者注:即“身心合一,意动形随”)。他认为,太极拳是一种哲学拳,是研究“自身和谐”和“自身与外界和谐”的人体科学。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思辨能力,增强人的素质,作为武术它有健身、防身的作用,但不是用来与人争强斗胜的手段,应该说他是一种极为高尚的修养身心的大道。
总之,太极拳是“道艺”,“道”是无止境的,它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王培生老师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学到死就算到头了”。我们说石先生是“明师”,不是说他高不可及,无所不晓或功夫了得,我们只是从“入门引路的角度”,比较“教学成果的快、慢、高、低”。传统太极拳教学方法中有哪些是亟待改进的?又有哪些是必须继承和发扬的?面对这些问题,石明老师是一位勇敢的探路者,他授徒时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勇于创新,他为改变长期以来太极拳习练者“不得其要”、“不得其门而入”的状况,做出了令人赞叹的努力,成效斐然。
他勇敢且无私,快言快语,把自己的研究所得,无保留地告诉给每一位愿意了解太极拳真谛的求教者。“把以往秘不外传的窍要和成功的经验之谈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公诸于世,是一种高风亮节”(中国武协顾问徐才在《陈式太极拳入门(修订本)》序言里赞扬著名太极拳家冯志强先生的话),这个赞誉,对于石明先生,应该也是当之无愧的。
相信所有得过石明先生教益的太极拳习练者,都会永远铭记石明老师勇往直前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