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武谚阐秘
武风武术网>名家频道>名家相关 > 拳路钩玄——忆随恩师姚宗勋先生学拳(中)
隐藏右侧

拳路钩玄——忆随恩师姚宗勋先生学拳(中)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五、最重要的基本功“神龟出水”

    老师教我“摇旋”以后,开始教我意拳最重要的基本功“神龟出水”。“神龟出水”最应该注意的要点,就是身子耍手,手动只是在原高度随着身体的起伏。在这个练习中,要特别注意意拳的手型,与此同时应注意身体的平面移动,不要做过多的转体动作,要充分体会芗老所说“一动是横”,肩撑肘横力贯掌心。在熟练了一段“神龟出水”以后,就要慢慢把“摇旋”加到练习中去。这个练习需要特别注意不可马虎,还不要忘记意拳的手型,这种练习对今后的练功具有举一反三的主要作用。下一步的练习就是所谓的“放风筝”,“放风筝”就是这个练习加上动步的放风筝意念。好像演小品一样,意念中想象食指拴上放风筝的细线,那头高处连着风筝。要用意念时刻控制风筝的起伏升降,越细越好,体会那种用摇旋和神龟出水控制风筝的妙处。

    练过意拳的人们仔细想想,所有的试力是不是都有“神龟出水”和“摇旋”的味道。这个练习不妨可以当做健舞来体味一番,既有拳功又有自我消遣的自娱味道。放风筝是检验这一阶段练功程度的一把标尺,同时也给今后的练功方式做出了一个典范,也就是不断地在站桩的时候揉进各种基本功。再说一遍,千万不要傻站桩,要不断地提高站桩的基本功内容。站桩是不动的试力,试力是动起来的站桩。争力有三个主要的争力,一是上下争力,所谓“争力之枢纽在于上下”;二是前手与颈后的争力;三是两手之间的争力。所有的试力都要从定位练到活步,从顺步练到拗步,才能达到可以应付技击需求的水平。意拳训练独具特色,往往弄懂了一个拳法要点,稍动一点儿脑筋,一带就会解决一大片技术需求。比如,“一动是横”,随便练一种试力,得到了身体横向移动求得的妙处(克服转体太多的不足之处),就会在所有的试力中去推广,甚至连三种拳法的练法都解决了。再举一个例子,“意拳在十字中求生活”,在练功中,充分体会“身似弓弩拳似弹”的发力原理,坐下发力,不能想着两手往下压,正确的练法是在两手下压的同时,要考虑到两肘横向撞击的妙处。上下的动作想着左右的用力,这不就是所谓的十字中求生活吗?弄懂了十字原理,那“争力之枢纽在于上下”、大腿根部的“闹鬼”,不就不难理解了吗?所有意拳的发力都离不开大腿根部的那一个“激灵”,那一个“鼓秋”。

    六、推手的基本训练

    接下来老师在教学中增加了推手的基本训练。首先就是学“蛇缠手”、“背手桩”。这两个练习是训练推手的必备基本功。“蛇缠手”是打轮的动作再现,“背手桩”是当对方双手往下压的时候最好的下斜坡应对法,要特别注意背手前臂的双手挤压。推手已经接触技击训练了,并且是非常重要的技击手段。这就是芗老所说:“打人你着什么急”,那意思即是说把人捆上再打不是更省事吗?准备练推手就要继续学习“钩挂试力”、“饴糖试力”、“扶按试力”等与推手有所关系的试力,通过各种试力了解在不同的态势下应该采用那一种试力方法。如:双手在下在里应该用钩挂试力,双手在上宜用扶按试力,两手一上一下需用“偏挂试力”等等。练推手特别要有“条件推手阶段”,也就是互相做陪练当架子。一上来就互相较劲容易养成本力推手的习惯,于踏踏实实的进步有碍。在推手练习中最易忽略的一点就是总想着把人拉过来或者把人推出去。其实最好的想法是舍己从人,就是把自己看得很弱小,把自己拉过去或者把自己推开来。这样一做就会发现原来和对方接近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技击讲“打人如亲吻”,你和对方已经那么近啦,要推要打还不是囊中取物吗?把自己拉过去的技巧要靠前臂在对方的前臂上做“刮毛”的动作,而不应该做切割的动作。推手还要注意点前要紧,点后要松。所谓“点儿”,就是双方两手互搭的接触部位。“点前紧”就是说斥候(即侦察兵)或者叫尖刀班部位要反应敏感;“点后松”就是大部队要处于寻找大反攻的机遇。提起老师教我推手,我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我的金甲师兄。因为每次练习推手都是老师教,白大哥辅导甚至给我搭架子。说起推手的水平,我非常佩服金甲兄。白大哥和我推手就跟耍小孩子一样,每次我被推出去的半道上,他还能够一把把我扶住拉回来。反正我和白大哥推手都很好玩儿同时也受益匪浅。

    意拳推手讲究“守中用中”。所谓“中”,就是身体的中线,也就是重心所在。推手双方前臂接触的“点儿”非常重要,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通过这个“点儿”来完成“守中用中”。我们在练推手的时候最忌讳“脱点儿”,那样容易形成一定的伤害。有一次一个台湾的武术教师带了由数十人组成的武术代表团访问北京意拳界,市武协安排王玉芳师姑负责接待,王师姑叫我和崔瑞彬师弟同往。那次武协出面的领导是秘书长王小平,对方带队的是一位资深的老者。应老者的要求,我和瑞彬演示了活步试力、发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带队老者深情地说: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姚先生的风采。最后老者提出要双方一起“摸摸劲儿”,二姑说:那就推推手吧。当时对方出面的是那位台湾的武术老师,二姑考虑瑞彬善战手重,于是就看了看我说:“家骢你来吧。”我和对方一搭手,发现对方不懂推手,搭手之中,他突然抽手。就因为我点儿上始终保持着指力,所以他一脱点儿,我的手就打到了他的面部,这位先生还真不含糊,嘴里说“这不管事”,一下子就变了散手,抽出去的手变拳击向我的腹部。当时我出于本能,浑身一个激灵,就连续打了他几下,顿时血就从他的脸上流了下来。说实在的,当时我就有了应付群殴的打算,我以为他的弟子们会一起上来打我,我眼角里也看到瑞彬在做战斗的准备。不曾想人们把我们拉开的时候,竟然都上来和我合影留念。武协领导王小平当时怕把事情搞僵,和我说:“薄教练,这事怎么办?”我说:“没关系,总比他把我伤啦,您面子上要好看些。”最后晚上国家体委领导(老者领队的挚友)出面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事情也就烟消雾散了。事情过后,二姑专门在她家里给我摆了一桌酒宴,说是给我压惊。在这里我说起这事儿,意思就是提醒大家推手的时候千万不要“脱点儿”。推手是补断手之不足,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比断手更重要。你和人家比武切磋,能通过断手占上风,不一定是高手,而那些能控制你,使你无所适从的人才算大家风范。

    七、异曲同工――姚师与芗老不同的说法

    发力是意拳训练最后的课程。芗老在授拳的时候要求相当的严格,不管动作要领多难,也要求学生一下子就掌握,所以曲高和寡,往往令人望洋兴叹。很多人说芗老的书是天书,根本看不懂,比如“力量一有方向便是错误”、“手一动就是错误”,诸如此类的言辞在芗老的著述中不乏其例。我老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综合分解,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把原有的传统训练变得简化易懂更便于操作,这是姚先生对意拳教学功德无量的硕大贡献。比如站桩摸索浑元力即六面力,芗老要求六面力一下子都要有,否则就是局部。我老师把这种训练分为先摸上下,再摸左右,再摸前后,一点点凑起来,然后逐渐打乱顺序全有全没有,达到综合分解,与芗老所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如芗老要求“周身无点不弹簧”,姚老师解译为“把整个身体当做一个大弹簧”,这样一来初学者确实就便于理解好练多了。芗老在讲意拳发力时是没有方向的“爆炸力”,我老师在教授发力的时候,采取分解法,设计了正发力、下发力、上下发力、侧发力等,到最后才把这些发力方法统一在站桩、试力之中,这样无疑就便于学者由浅入深,逐渐掌握整体的发力。芗老的著述中有“骨缩筋伸”的说法,一般初学意拳的人很难理解,骨怎么缩?我老师用现代体育理论解说就是:筋肉要伸张,关节处要收敛。老拳谱说“不招不架只是一下”,姚老师说“他打他的,你打你的”。综上所述,姚师运用现代体育用语,来重新叙述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是对中华武术的硕大贡献。

    恩师教我发力从正发力开始,正发力从“翻饼”、“甩手”练起。“翻饼”是突出大腿根的“闹鬼”,“甩手”是完成正发力的基本手的发力路线。“翻饼”前面已经讲过,“甩手”应该注意动作的来回。就是当你往上甩的时候,不要整个手指全往上去,五个手指要有分工,可以想只用中指往上甩,而其它手指不跟随,这样做的结果是感觉手往上刚甩到位置,就会有一股力量往回下来,这正是来回劲儿的妙处。在完成甩手的同时身体前倾头往下砸,两手好像在做半个俯卧撑刹车,如此体会正发力的“缩即发”。

    学会正发力以后练习下发力。下发力适用于双手在对方上的发力。平常管这个发力叫“扒着墙头看戏”,两手下压,手腕扬起保持手型,头颈则应上挺。

    第三个发力是以上两个发力的结合,一手甩手另一手扒墙头。

    第四个发力是侧发力。侧发力是横向的发力,开始以丁八步桩,全身自然直立,两手抬起约与肩平手心向内,中指相对虎口微撑指尖微敛如抓球状。两手腕处微屈,若能夹物。手微高于前臂稍有斜度,在向左(右)发力的时候,意力首先要向发力方向相反的一面引导,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好像练习书法用笔的方法相似。以向左发力为例,先往右靠,好像靠在一个大弹簧上,一下子被弹向左方,此时加上“变脸”,左臂向外拧转猛烈撞击。

    意拳的发力要求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能随时随地应感而发。要求周身无点不弹簧,即全身像一个大弹簧,碰到哪儿都有弹性,具体说头、手、肩、足、肘、膝、胯等部位都能发力。前面讲了有代表性的正面、后下面以及侧面的发力,其它部位就不一一介绍了。总的发力原则要领是在争力的基础上,弄懂了这个重要的道理,什么部位的发力都会迎刃而解。

    八、我的拳击教练梦黄啦-意拳(大成拳)不是拳击

    意拳教学的最后课程就是断手也就是散手。意拳断手有基本的三种拳法,即崩拳、栽锤、钻拳。崩拳我在帮老师写书的时候,给它起了个新名字叫“不直的直拳”,老师同意了。意拳和拳击的拳法意识不同。意拳是打间架的考虑,不管你保持什么间架,我出拳就奔他的间架而去,崩拳的意思就是用我的间架撞击你的间架。具体来说就是用我的两个前臂,往上崩开你的两个前臂。这样的结果无非只有两个,一是对方的间架太软,那么一下子就撞垮了,所谓的防守也就没有了意义。其二是对方的间架过硬,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撞击他的间架,直接把他整个撞出去。意拳拳法无论怎样出拳,都不能离开“形曲力直”的原则。即使向前的直击,也不能完全把胳膊伸直。过度的伸直极易造成手指和肘关节的损伤,而且易为人所利用。出不出过直的拳,是意拳与拳击的分水岭。出崩拳要设想两只前臂好像是两个空的水筒,在这两个空筒子中,装半筒子水,然后同时把这两个半筒子水,边涮边出崩拳。这样去作,你会觉得很来劲儿。出崩拳的时候还有一句口诀叫“前手打人后手发力”,也就是说两手之间要产生一种争力,好像通过把两手之间的一根皮条猛然扯断,然后把前拳崩出去。“栽拳”是意拳的最重要的杀伤性武器,此技让我本人在所有的角技、切磋乃至文革中的武斗及游泳场治安抓流氓等的角技使用中,都非常得意。最感到自豪的是我独闯拳击队,在一个大的考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十年前拳击运动在我国复兴,于福山同志在西单体育场组建了拳击训练班,我每次训练都以学员的身份去参加训练。我对于教练说我是体院王守忻老师的学生,受过业余拳击训练,现在到您这里重新学习一下。我和所有学员一样站在队中练习。第一次于教练叫一个姓乔的右手在前的左势拳手和我练实战。打完以后小乔说:“您到底是左势还是右势,我怎么摸不着您?”于教练说:“小乔,这位教练的拳头很重,没怎么反击。”我说:“快五十啦,哪里还有力气。”

    后来每一次训练于教练都给我找一个队员和我实战,真对我提供了大量的训练实战的机会。值得铭记的一次实战是在一次集训中,许多拳击宿将到场,张立德、王国钧、王守忻、费志诚等。于教练跟我商量,问我和王国钧老师打一场条件实战怎么样?我说那太荣幸啦,能和全国冠军学习太高兴啦。我和王老师打到兴高采烈的时候,王守忻老师高声叫好。大声喊:“薄家骢,快和拳击队说说姚先生是怎么教你打拳的!”张立德先生叫我不要管他叫老师,说早年他要给姚先生磕头拜师错过机会了。我说:“张老师,您是体院教授,我是体院学生,您什么时候都是我的老师。”

    从那一次的经历,我真正感到姚师的伟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张立德先生都有过亲密接触。杨绍庚师叔和他是老朋友,我们经常和林则钰校长一起吃饭聊拳。我一直把张先生也当做我的老师。后来,市体委叫我组建北京拳击队,我到教育局调于福山,等把他调来后,体委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拳击是和谁学的,我说是和姚宗勋先生学的。体委领导说:“薄家骢,就怕你说跟姚学的拳击,你是体院学生,为什么不说老师是王守忻呢?”我回答:“我确实是跟姚宗勋先生学的拳。”体委领导说:“都反映你的技术不正规,我们不好办。”后来我的拳击教练梦这事就黄啦,我至今不悔。

    姚宗勋先生永远是我的恩师。栽锤不同于拳击的往下打击的拳法。向下打的下勾拳拳击技术里已经废弃不用,而意拳的栽拳却因打法的妙用得到非常的地位。栽拳晚抬肘是重要的实战要求,栽拳是在想要把对方的防守间架砸垮的意识下,由上往下打击的拳法。特别应注意的是,要用自己前臂的立面去砸对方的前臂骨平面。发拳要靠身体的左右移动,头部要向防护手后面倒去。“栽拳”要用的基本功练习叫“搬缸”,所谓“搬缸”,就是在平行步站桩的形式下,两手好像抱着一口很大的缸,要用半边身体往前蹭。意拳是攻防合一的打法。拳击虽然动作较快,但它攻是攻,防是防,经常是后手先作拍击的防守动作,然后再出攻击拳。说个玩笑话,就像相声里说的燕子同蛤蟆比嘴快,燕子叫“1、2、3、4、5、6、7、8、9、10”,一字一字往外蹦,而蛤蟆叫“俩五”完事,攻防合一当然就好多啦!

    最后一种拳法是钻拳。钻拳和拳击的钻拳差不多,但不受拳击规则的限制,不考虑得分的事情,拳峰没打到继续向上打腕部和肘都可以打击。打过啦,顺便往下砸就更凶猛了。

    (待续)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暂无内容
  •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