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武谚阐秘
武风武术网>名家频道>时代印记 > 武坛泰斗蔡龙云在沪仙逝
隐藏右侧

武坛泰斗蔡龙云在沪仙逝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坛泰斗、新中国武术运动的开拓者和重要奠基人、“神拳大龙”上海体育学院蔡龙云教授于2015年12月19日23时4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市新华医院逝世,享年87岁。

    蔡龙云教授(1928—2015年),男,山东济宁人,1928年11月出生在上海,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著名武术技击家、理论家、教育家,中国武术九段,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者,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学会副主任、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他出身于武术世家,是我国武术前辈蔡桂勤的儿子。济宁地近梁山,盛习武之风,多义士侠客,蔡家历代好武,相传武艺,享有盛誉。蔡桂勤身材不高,外貌不扬,看似瘦骨嶙峋,实则武艺高强。他的拳,出手敏捷如电,力似千钧,打遍山东未逢敌手,人称“拳魔”。他还精熟长短兵器和擒拿诸技,使用暗器快似闪电流星也是他的绝招。二十世纪初,在晋、陕、甘、宁及大江南北,说起蔡桂勤,武术爱好者无一不晓,他与霍元甲、王子平齐名。蔡桂勤18岁应招到苏州锦源镖局效力,曾屡次到强盗出没的西北一带走镖,从未出过差错。蔡龙云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4岁时便跟随父亲习武,受着严格的家教和训练。9岁时,他的拳术已相当精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人民受着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那些洋人向来看不起中国人,更看不起中国武术。1943年12月,西洋拳击界正式提出要与中国武术界进行对抗赛,这一挑战激怒了整个上海武术界,蔡桂勤和上海武术界著名技击家王子平等选出8名选手代表中国武术决斗西洋拳击。蔡龙云说服父母,作为中方年龄最小的选手毅然应战。15岁的他就与外国人打擂台,打败了西洋拳击界俄籍拳师马索洛夫,由此轰动大上海,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18岁时,他又击败美国重量级拳击冠军“黑狮”鲁塞尔,为中华扬眉吐气,轰动上海滩,被武术界誉为“神拳大龙”。

    蔡龙云1944年毕业于上海市博仁中学,曾任上海华联同乐会体育部武术教练。当时的蔡龙云信心百倍,决心在武术事业上为中华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可是在反动统治阶级统治的旧中国,民族体育受到压制,蔡龙云的特长无法施展。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体育项目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1952年,蔡龙云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年代表大会。1953年,他作为华东区的代表参加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运动会,以“华拳”、“峨眉刀”、“华拳对打”获得金质奖章。1954年他又进入首批国家武术队,后担任国家武术队队长。1957年至1960年,他在国家体委和其他同志一起担任了武术的整理研究工作,参与起草了第一个《武术竞赛规则》,进行初级刀枪剑棍拳书籍的编写,并对广州、浙江、少林寺、武汉等地的武术进行了考察。1959年国家体委授予他“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先进个人”称号。

    1960年1月,32岁的蔡龙云来到上海体育学院,担任上海体院武术教研室的负责人,1978年被评为副教授。1984年国家体委授予他“全国武术挖整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教学之余,在全国历次武术比赛和表演赛中,蔡龙云由一名普通运动员成为裁判员,后担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和总裁判长。几十年来,他桃李满天下,培养出王培锟、邱丕相、陈春茗、高雪峰、许金民等一大批著名武术教授和高级教练。1985年,国家体委授予他“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1986年,国家体委成立了武术研究院,50多岁的蔡龙云被调去做了6年副院长,后来又回到了上海体育学院。1988年他荣膺中国国际武术节“武术贡献奖”,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师工作室挂牌,这是上海教育界仅有的三个大师工作室之一(另外两个是周小燕、余秋雨)。

    建国后,蔡龙云屡任全国及国际武术比赛裁判长、总裁判长,历任上海武术界联谊会常务执行委员,中央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武术队政治辅导员,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国家级武术裁判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擅长华拳、少林拳、太极拳和形意拳,在理论研究上也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主编有《武术比赛规则》,出版过许多武术专著。他撰写的一至五路《华拳》、《五路查拳》、《武术运动基本训练》、《剑术》、《少林寺拳棒阐宗》等十余部武术论著,都博得了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被西方世界视为中国武术化身的李小龙,曾在床头一直放着他编写的《武术运动基本训练》。1994年,在全国社会群众投票选举“武术家”的活动中,他获票最多。

    蔡龙云先生为人胸怀宽广,品德高尚,敦厚周慎,谦虚待人,生活恬淡简朴,一生节俭。他一生编写过无数武学名著,教授过无数业已成名的学生,毫不保留地将余热全部贡献给武术教育事业,但他却说自己“没有徒弟,他们都是学校和国家培养的”。对后辈,他毫无保留地传艺讲道,授业解惑。

    蔡龙云先生从武数十年,一直致力于武术教学、科研与管理。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武术的深入思考体悟,加之对近代中国社会现状的敏锐洞察,蔡先生数度撰文阐述自己在武术研究中形成的观点、论断,这些观点、观念客观上已形成了一个既根植于深厚传统文化又服务于现代社会的武学思想体系,广泛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审美取向及价值观念。他是武术界公认的当代武术教学与训练体系的奠基人,能写、能练、能打、能说、能教、能培养,是当之无愧的武学大师。他饱览群书,深谙中国古代艺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具备全面的武术修为的大师。其学术成果和崇高精神是全世界武术的宝贵财富,对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蔡先生厚德、博学、宽广、大度的为人态度,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的治学理念,“一专二博三化”的育人理念值得后人学习。

    2015年12月24日下午,蔡龙云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举行。来自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体育局、各兄弟院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参加了告别仪式。仪式由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主持,党委书记戴健介绍了蔡龙云先生生平。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国际武术联合会、北京体育大学等兄弟院校,以及各地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团体等发来唁电或敬献花圈花篮。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国家体育总局原党组书记、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名誉主席、国际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李志坚等敬献了花圈,对蔡龙云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他的生前同事、培养过的青年教师和学生纷纷追忆这位武林泰斗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表示要继承先生精神,多读书、勤思考,对工作呕心沥血,言有物、行有恒,为武术发展贡献毕生力量。

    蔡龙云先生逝世后,解放日报、中国体育报、五星体育、东方卫视、东方广播、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了先生的生平事迹。作为新中国武术的重要奠基人,蔡先生对党忠诚,对事业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爱国爱党的崇高情怀、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是全体武术界学习的楷模。他的离去是上海体育学院和整个中国武术界的巨大损失

    (编辑/刘 强)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暂无内容
  •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