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黄湘(左四)、马湘(左六)
清末至民国,中国处于一个尚武自强的时代,出将入相,文武全才者彼彼皆是。那时中国文人多有风骨,谭嗣同,陈天华,邹容,秋瑾,陆皓东等文人都敢为理想牺牲生命,苏曼殊也曾欲刺杀康有为,即是被鲁迅嘲笑的言情文人张恨水,在抗战时期也曾组织游击队,与日作战,那是一个慷慨悲歌的年代。
当时中国武术大兴,如不为人知的:周恩来和鲁迅都是武术高手,周恩来是形意拳传人、韩慕侠弟子(注),鲁迅则精于射击、柔道,有人说他们后来伟大之人格与报负,与体魄上的强大也是分不开的。在孙中山的同盟会阵营中,有很多怀抱为国捐躯理想的的江湖武林人士的参与。孙中山推崇武术,武术在现代又称为“国术”,指仅为中国所有之格斗之术,这一名字的命名者正是孙中山。在孙中山的倡导下,民国武风极盛,“国术馆”林立,定期不定期会有“国术”比赛,公开对擂。孙中山的第一个革命同志郑士良,就是自幼修习拳技的武林高手。1895年,在香港率众加入兴中会的杨衢云,“其为人仁厚和蔼,任侠好义,尤富于国家思想。尝习拳勇,见国人之受外人欺凌者,辄抱不平”,俨然黑泽明镜头中的姿三四郎般的侠者。秋瑾平日也着男装,骑马,佩倭刀,回国之日,召集同会,将倭刀往桌上一插,说:有谁出卖同志,便吃我一刀!1909年,孙中山在美演说,听者无不感动,当时有一青年上前叩头说:“我要追随先生”。孙中山说:“革命是要杀头的,你有这个胆量?”青年答曰:“杀头!我不怕!”这个青年就是现代国术家、技击家马湘先生。后来马湘成为孙中山的卫队长,直至孙中山逝世。1914年和1924年,袁世凯及其残余势力曾两次组织暗杀孙中山,都靠马湘率卫队严加保卫,使刺杀不成。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就职仪式上,特意举行了武术表演。孙中山叫自己的卫士马湘和黄惠龙也下场,来了一段竹节钢鞭和八卦剑。并说:“中国的拳勇技击,与西方的飞机大炮有同等的作用。”这位黄惠龙又名黄湘,精于少林拳,当时有“黄湘、马湘,相得益彰”之称,1922年陈炯明叛变,围攻总统府,他与马湘保卫孙中山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冲出重围,安抵“永丰舰”。负伤多处,鲜血流淌,孙中山亲笔题书“南方勇士”锦旗赠他,后来他回乡省亲,与乡亲谈起革命战斗时,撩衣卷裤,露出斑斑弹痕,笑指伤痕说:“壮士临阵,非死即伤,大丈夫为国牺牲,幸也,何所惧哉”。大名鼎鼎的大侠霍元甲,也曾受同盟会陈其美之托,创办精武体育会,“希望十年内训练出千万名既有强健体魄, 又有军事技能的青年以适应大规模革命运动”。孙中山曾题写“尚武精神”的匾额给他的精武会。
今天的日本,将明治维新中维新志士的倒幕暗杀事迹,演绎成《浪客剑心》,其实中国之题材更为丰富。在早期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中,暗杀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这些暗杀,有的是配合起义,有的是震慑清廷,有些则纯愿以牺牲唤醒国人,当时中国各种暗杀团林立,当时在日本的鲁迅亦加入反清组织,曾接到回国暗杀的任务,但因个人思想犹豫而作罢(后来鲁迅说:我年轻的时候,有人叫我去暗杀,可是暗杀之后怎样呢?我想不出来。这句话颇似成龙在《A计划续集》里对革命的那番话:“不知道这么多人打生打死之后,得到的会是什么”。)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提到的,被恩铭卫队挖出肝炒吃的徐锡麟,其人注重体育,武功高强,章太炎曾说他能日行二百里,后来为刺巡抚恩铭而死。
当时的刺杀多用炸弹和手枪,但也有例外,如1904年陆军大臣铁良至长沙视察新军,同盟会仇鳌即与大力士易希谷商妥,决定持铁杖当面狙杀,二人在小吴门等候多时,预备届时跃出,当头猛击,颇有当年张良结交义士于博浪沙铁椎击始皇的古风,可惜铁良并未从此地经过。
年轻时的汪精卫,因国内保皇党人嘲笑革命党在海外享福,指使国人流血,便自愿以同盟会骨干的身份牺牲,回国刺杀摄政王,被捕后拒绝招降,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名句。
林冠慈曾与汪精卫、黄复生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1911年广州起义后,林冠慈自愿刺杀清廷水师提督李准,伪装小贩伏道旁,待李至掷出炸弹,将李与随从炸死伤十余人,待投第二弹时,卫队枪射如雨,林冠慈当场就义。
1905年9月24日北京正阳门车站,吴樾弹炸五大臣,虽未成功,但烈士成仁,震动京师。
1911年4月8日,温生才于广州刺死广州将军孚琦,被擒获后杀害,温先生身材极为矮小,而曾为人轻视,不意创出壮举。温死时已四十二岁,为暗杀党中最长者。一般来说革命暗杀者多年轻气盛,而温生才以不惑之年行此暗杀之举,着实令人嗟叹不已。
民国人人谈之色变,连杜月笙受到敲诈都只能退让的暗杀大王王亚樵,也曾于1915年晋见孙中山,投身护国讨袁之役,建议以暗杀手段铲除军阀,再造共和。只是孙中山未同意。
注:韩慕侠,与霍元甲齐名之清末民初武术家。韩慕侠最大的事迹,并不只是打败了几个外国大力士,而是训练出后来名震天下的西北军“大刀队”。日本军长于拼刺,举世无敌,日俄战争时,俄国号称拼刺欧洲第一,又恃体格之巨大优势,与日本陆战时出现整师拼刺刀的“盛举”,结果却是俄国完败,被日本杀的尸横遍野,八路军号称精于刺杀,其实也是得益于聘请的日本共产党员教练刺杀,惟一在冷兵器上击败日本军的,就是韩慕侠训练出来的大刀队,当时韩慕侠将八卦刀化入军用,以破日军的拼刺,从长城抗战到七七事变,日本军在近身格斗上吃尽了西北军大刀队的苦头,因为有很多日军在格斗中被斩首,以至有日本兵用铁片来保护脖子。赵登禹突袭喜峰口一战,以突袭近战的方法杀得日军大败。日本的《朝日新闻》这样评论说:"明治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遭受60年来未有之侮辱。"周恩来是韩慕侠形意拳的弟子。韩慕侠后来曾回忆说:“翔宇(周恩来字)年少志高,深谋远虑,我教他怎样强身,他却教我怎样做人。” 后来周恩来化名“伍豪”,领导中共的特务组织,率领众多武林高手,与戴笠的军统对抗,执行暗杀、保卫等工作,被称为“伍豪之剑”。
图中除小孩外,最矮者为周恩来,最高者为韩慕侠。
这段与孙中山无关,是今天写着玩的。
青年孙中山与洪门
“四大寇”与关心焉,左起杨鹤龄、孙中山、陈少白、关心焉、尤列,都是孙中山青年时的朋友,当时众人以反清为志,清称太平天国为寇,四人便自称为“四大寇”
孙中山青年时代曾一度为改良派,拜访、上书过张之洞,李鸿章等人,但甲午战败后对清廷愈发失望,逐渐转为革命派。1886年,20岁的孙中山,在广州美国人嘉约翰创立的博济医院学医,结识一位同学郑士良,郑士良是他最早的政治上的同志,便是洪门中人,十年后孙中山组织第一次广州起义,即靠郑士良联络广州、花县、英德、清远等地洪门会党。
杜琪峰的《黑社会》开篇就说:三百年前,他们被称为义士。洪门起于明末,据说其名来自于明朝朱元璋的年号洪武,对外称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后来清廷势大,逐渐转下地下组织,并流传至海外。太平天国起义时,有很多洪门弟子参加,起义失败后很多人远走海外,在美国促成了致公堂的建立,清末洪门力量极盛,三合会、小刀会、致公堂等均为洪门分会,统称为会党。孙中山曾说,清末广东人民,十之八九加入洪门各会。海外洪门势力则更加强大,据称仅英国华侨,挂名致公堂者即逾十万人。
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件中曾说:“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最大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有武力的别人”者,袁世凯,苏联,日本等,当然也包括洪门。洪门在那个时代的巨大力量,是反清革命者不可能忽视的。洪门的反满复汉思想也与孙中山早期的思想有所接近之处,孙中山除利用洪门的力量进行革命外,也致力于改造洪门会众的组织和思想。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最早的会员邓荫南、杨文纳也是洪门弟子。1895年兴中会在香港与谢缵泰、杨衢云的辅仁文社联合,谢缵泰(著名的《时局图》的作者)也即是三合会成员。是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即以三合会会众为主力。当时是1895年10月26日,各路起义队伍相继潜入广州,以孙中山的童年好友陆皓东制作的青天白日旗为军旗。不料作为主力的杨衢云一路人马因杨与孙争权,要孙将总统之位相让,未到广州,而起事的消息泄露,孙中山只好解散队伍,起义失败后后,清兵四出搜查,捣毁了兴中会在广州的机构,陆皓东为保护同志名册未能逃走,被捕杀害,后来被孙中山称为“近代史上为革命献身之第一人”。徐克的《男儿当自强》中黄飞鸿义助孙中山的情节,便来源于此。
加入致公堂与伦敦被难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率新政府官员祭拜明孝陵,以示反清已成
1899年10月,兴中会、哥老会、三合会首领在香港会见,决定组织兴汉会,公推孙文为总会长。1900年,孙中山再次在惠州发动起义,此次起义在军事上起最大作用的是三合会首领黄福,在他的号召下起义军会集了600名三合会会众,占据三洲田,并于八月十五日晚袭取沙湾,起义最盛时达两万人,但后来枪弹接济不上,起义军再次解散。
1904年,孙中山先生从日本赴檀香山,因为当时康有为及其弟子在此办报,宣扬保皇立宪,并有人加入致公堂投机,孙中山遂创办《檀山新报》,亲撰《敬告国民书》、《驳保皇报》等文章,与其论战。1904年1月孙中山带同盟会并入致公堂,设特别会容纳同盟会会员,当时同盟会与致公堂的公告说:“洪门为中国提倡排满革命之元祖,而大埠致公总堂之改良新章,更与本会三民宗旨相合,原可互相提携,共图进取……以成大群合大力而共图光复之大业,是为厚望。”孙中山被致公堂授以“红棍”之职。所谓红棍,其实很多人并不陌生。《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和师爷斗嘴,师爷自称“华府首席西席(私塾老师),手执白纸扇”,而唐伯虎则自称“华府伴读小书童,门前一对双花大红棍”,就是拿洪门开玩笑。因为红棍和纸扇都是洪门的职位,而红棍高于纸扇。
孙中山加入致公堂后,进行了致公堂体制和理念上的改造,为致公堂重订新章规程八十条,使致公堂从以往的反清复明的原始帮会向具有现代民主思想的组织转变,此举也促成了1925年致公党的诞生,致公党1947年在香港进行改组,后来成为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孙中山还让冯自由在日本组织三合会,秋瑾即从属于三合会,职位为“白扇”,入会仪式一如洪门,有刀架脖,喝鸡血,跨火盆等,这大概也反映了孙中山对传统洪门不得以的迁就。从此孙中山调动洪门弟子更加得力,之后又陆续发动了八次起义,均以洪门弟子为主干,历史上著名的秋瑾、徐锡麟的牺牲,汪精卫回国刺摄政王等事件,都是这八次起义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事迹,但最终八次起义均告失败。直至1911年武昌以拥护革命的新军力量为主起义,各省独立,清廷始知大势已去,于数月后宣布退位。武昌起义中洪门力量同样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间值得一提的事件,还有1905年孙中山于伦敦被清廷驻英使馆人员劫持事件,后来被劫中的孙中山设法将此事由媒体宣传出去,造成外交纠纷,清廷才不得已释放了孙中山,此事件使孙中山名扬天下,而后来包括《十月围城》在内,众多清廷鹰犬刺杀孙中山,江湖人士保护的电影的灵感来源,相信即来自于此一事件。
孙中山虽然起义多借助洪门力量,但其骨干力量,政治纲领却完全是现代民主式的,就是军事理论也为现代式的,辛亥革命成功后,由宋教仁等起草,发布的《临时约法》地位可比中国的《独立宣言》,中国今天的宪法和法典,也是奠基于此。但因借助洪门,也不免要打上洪门的烙印,如1900年的惠州起义中,起义军“在多祝驻营时,通知居民不必闭户,必须在门前点一灯为标志,取其复明之意”,1907年的潮州黄冈起义中,会党占领黄冈建立军政府时,标明“大明军政府孙”,可见“反清复明”的口号在孙中山领导的起义中多次出现。后来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曾带新政府祭拜明孝陵,也算是给了洪门一个交待。而因为没有明确的明朝皇室后裔,“复明”一事最后也就被洪门搁下了。
孙中山与日本黑社会
孙中山与宫崎寅藏(最高者)等,右三好像是平山周,但不敢确定。
孙中山的革命得到了日本民间和黑社会的很多帮助,电影《精武英雄》里,船越文夫说:“现在的黑龙会也变质了,几年前孙逸仙先生还是我们黑龙会最好的朋友。”《精武英雄》里提到的黑龙会会长头山满,即是孙中山终生的好友,为孙中山的革命做出很多贡献,1911年武昌起义时,他曾亲临武昌指挥黑龙会会众协助起义,此外,平山周,犬养毅等日本政界官员、要人都是孙中山的好友并对辛亥革命颇有贡献,日人军事家日野熊藏还为革命军建立军事学校,教授军事。日俄战争时攻下203高地的名将儿玉源太郎也曾试图为孙中山的起义提供军火。其中最具传奇经历的还要属日本浪人宫崎寅藏,曾亲身参与十大起义中的惠州起义,和平山周一起受孙中山之托回中国救出康有为、梁启超,曾因劝说康有为与孙中山合作而被当成刺客入狱,晚年为中国报刊撰文抨击日本军国主义之侵略,可说终身为中国革命奔走效力。
日本人支持孙中山,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第一种不乏理想主义者,以汉文化传人自居,不以满清为中国,帮助革命党反满复汉,如宫崎寅藏便是。另一种是要“联黄反白”,联合中国“反英美”,犬养毅,平山周,儿玉源太郎大致属于此一种,是时日本政府不愿看到中国走向共和,犬养毅曾将此情况告知革命党人,并为之设计。要知道在日本朝野力量被野心家操控转向于侵华之前,中国和日本的确面对的更多是西方殖民力量的危胁,当时中国小学生在课堂里都会唱“黑人红人皆已灭,唯我黄人尚自存”之类的歌,秋瑾在日本时,也曾写诗“拼将十万头颅血,誓把乾坤力挽回”,赞颂日本击败俄国,为亚洲人争得生存空间,《致公堂重订新章要义》中也写道:“天下列强高倡帝国主义,莫不以开辟疆土为心,五洲土地已尽为白种所并吞,今所属者仅亚东之日本与清国耳”。第三种则希望从中国革命中捞取利益等,就像后来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总之日本国内的情况和对华态度是很多样的,孙中山第二次起义时,日本民间积极相助,但伊藤博文即严令日本各界不得援助,日本军人不得参加,使起义最终未能成功。
国民党后继者与黑社会的关系
蒋介石与戴笠
杜月笙,还真TM像冯小刚
孙中山死后,国民党政权继承人蒋介石北伐成功,统一中国,蒋介石除创立黄埔,一手创造国民党武装力量之外,当年本人即颇有黑帮色彩,曾亲身上阵刺杀陶成章的他,也很擅于利用黑帮,而这一方面的主要执行者则为戴笠。在国民政府的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黑帮明星,当属那个在《建国大业》中出面质问蒋经国、状告孔祥熙之子孔令侃,由冯小刚饰演的青帮大佬杜月笙。当年杜月笙将自己的把兄弟,同样出身于黑帮的戴笠推荐给蒋介石,戴笠后来成为蒋的情报头子,也成为蒋与黑帮之间的联系人,后来戴笠为蒋搞情报,立下累累功勋,很大程度上就借重了会党的力量。
杜月笙虽为黑帮首领,但却非常爱国,上海一·二八抗战中,日本人要进入法租界夹击中国军队,杜月笙放狠话说:“如果日本人利用租界打中国人,我杜月笙要在两个小时内把租界全部毁灭!”迫使日本人退出租界,放弃了这一打算。一·二八沪战是抗战全面爆发前,国军对日作战较成功的一个战例,而中国历史则要在此为杜月笙记上一功。
杜月笙的黑帮参与历史政治事件,较大的有两次,第一次是1927年的四·一二清党,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一起组织上万帮众,进攻共产党的武装上海工人纠察队,国民党军队则以此为由将纠察队缴械。此举杀害大量共产党人,杜月笙也因功被蒋授予少将参谋军衔,杜月笙1949年未敢留在上海而远避香港,也是因为对共产党欠下了这笔血债的缘故。
尽管在国共斗争中杜月笙站在了国民党一边,但其在民族大义上并不含糊,余世存的《非常道》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1939年中共领袖得知白求恩重伤的消息后,立即下令全力抢救。周恩来密令上海地下党,一定要弄来延安没有的抗生素盘尼西林以及其他必须的药品。地下党负责人无奈,最后硬着头皮去找上杜月笙帮忙,杜月笙很为难,但最后还是说:这次药单的确有些难办,与以往我帮忙的小事儿不一样,不过人家一个外国人能不要命地来帮助我们中国人打小日本鬼子,我们中国人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请明天晚上黄浦江口接货吧,所有费用就算我捐助了。
另一次事件是1937年8月,国民政府调动70万中央军与日本在上海进行淞沪会战,戴笠受蒋之命,与杜月笙组织一支十万人的别动队,对日进行游击作战。后来中国军队退出上海,此一部队也随之退却,改编为忠义救国军。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件,日本占领上海后,杜月笙避至香港,上海黑帮三大亨之一的张啸林叛国投敌,作为兄弟的杜月笙劝说无果后,接受中统命令,决定“大义灭亲”,派弟子暗杀张啸林,虽未成功,但后来张啸林被保镖林怀部枪杀,有人认为便是杜月笙的谋划。之所以说这件事值得一提,是因为此事后来也被拍成了一部轰动一时的电影,这就是张彻的《大上海1937》。杜月笙弟子的第一次暗杀是用枪射击,结果失败了,这个情节也被张彻改编在了电影里,当然,电影终究是电影,在细节上已与历史事件关联不大。
无论是致公堂对孙中山的帮助,还是杜月笙的抗日锄奸行动,都用他们的行为证明了后来出现的那句著名的评语:黑社会,也有爱国的。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