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加入收藏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武谚阐秘
武风武术网>名家频道>武林故事 > 清人笔记中的少林武术
隐藏右侧

清人笔记中的少林武术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清人笔记中载侠客事甚多,往往与武术相关。如陆长春《香饮楼宾谈》云:“四川峨眉山有盗薮,其人皆能飞檐走壁,捷若鸟隼。”并说其盗有能缩骨换形者,“我辈幼服缩骨丹,八尺之躯可缩至怀抱中物。而又习换形法,妍丑老少皆可变易,非幻术也”,看起来比后世武侠小说常写的易容术更神奇。此虽不属武术,但由此即可知峨眉绿林侠家一脉。
    武风武术网 http://www.wfeng.net
    也有谈到武当山的,如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云:武生童之杰蓄一利剑,自云能斩鬼狐。后遇异人,谓此乃道家荡魔剑,但他还不能尽其妙用,故授他口诀,再用符水把剑煮过,令他下山降魔,相约年后晤于武当山。童后遂为道士终。这种道家斩妖剑虽不是武术,但它与剑侠故事关系很深。而由此记载也可令我们明白武当山在当时道家炼剑者心中已颇具地位了。
    然各山似乎都不能跟少林相比。由笔记小说看,少林几乎成了拳勇的代名词,少林拳也最广行。《聊斋志异》武技条已载山东人李超逢一僧,僧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学成后,在济南逢一尼姑,才一交手,尼便呵止,说:“此少林宗派也。”原来竟是同门。写聊斋的蒲松龄是康熙时人,此时少林武技显然已声名大噪,故有此等故事。把少林称为“宗派”,在各武术门派中亦最早,而且少林还有女弟子。
    蒲松龄稍前,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已提到了少林拳勇之盛,把少林视为“外家”的代表,而以王征南为“内家”用王能打败少林僧来说明王氏技艺十分高超。这种叙述模式,后来被笔记小说广泛运用,少林僧常扮演吃瘪的角色,可是这并不表示少林差劲,而是因少林早成品牌,所以要借着压低少林来彰显它所要写的主人公有多么了不得。
    可是倒过来,就也有人要把王征南拉归少林宗派。如袁枚《子不语》载:湖州勇士董金瓯中途遇盗,盗打他不过,问拳法为何人所授,答:“僧耳。”盗乃回去找妹妹来再与他斗。打来打去,女曰:“汝拳法非僧耳所授,当别有人。”董以实告,曰:“我初学于僧耳,后学于僧耳之师王征南。”如此,则王征南竞有僧人徒弟矣!
    上述故事同时也表明了僧人常以授拳为业。如徐承业《听雨轩笔记》载:“嘉兴万水昌者,素多力,后学艺于少林僧孤云,遂以拳勇著名江浙间,自号万人雄,从而习艺者以百计。”万氏是亲从少林僧人受业的,另外还有些是私淑者,如曾衍东《小豆棚》记:“韩昌,汶上人,幼佣于路氏。路氏子弟喜讲少林拳之技。韩从旁剽窃,颇有所得,曾一腿仆倒败墙,人遂呼为铁腿韩昌。”江湖上辗转传习,或私相剽袭如韩昌者’,殆不计其数。
    当然,入少林习艺者谅亦甚多。夏荃《退庵笔记》云:“夏老鼠,康熙时人,以拳勇闻,尝学技于少林寺。寺僧出巨球一,编麻为之千万结,坚硬如铁石。嘱曰:‘第解此!’老鼠穷力解之,十指尽肿。阅三年,昼夜爬剔,球始解而技成。”此君伎俩主要在十根指头上,另练有铁布衫法,可以运气到身上各处包括两耳轮,令人击打无碍。但练铁布衫之法未予说明,练指之法则如此。这可显示当时民间流传的少林练功方法。
    描述少林习艺状况的还有许多,如潘纶恩《道听途说》:有和尚去募化时常携一大口钟,放在店家铺案上索钱,人称钟和尚。有人去钟和尚道场学技,“有悍鸷少年寄此习少林业者,亦数十人……诸少年皆身轻捷,每跃起迅如飞乌。寺前银杏十数株,围可三四尺。有数少年每晓起向树上疾飞一腿,迅即退立树外,叶上露零如雨,无涓滴沾衣者。或立百步外,以丸弹杨枝。第认定何枝,弹丸风发,顷刻繁叶乱坠无一存者,他枝不误损一叶。或立瓦一片,骈二指削之,则一角落,而瓦立如故。或囊沙悬于四侧,人立其中四面击之,囊无着身者。又有以手挟数十斤沙囊,耸身中堂,以指掏屋梁而挂其上,半晌乃下。如此之类,不可殚述。人各一技,晨夕演习不倦”。这一条是清朝笔记中记录少林习业状况最明晰的。钟和尚门下练拳的处所,固然不是嵩山少林寺,但诸君所学为少林艺业,其练习状况于兹便可一窥大要。
    采荇子《虫鸣漫录》另载少林习艺事云:“有书生欲复仇,学拳于少林寺。僧先令于空屋对墙自习。墙故遍画僧作各路拳法形,久而习熟。又引至一处,墙开圆洞,令蛇行跃而出入,久始便捷。”这又是练技之法,一是看图练拳,二是像上面说踢树退行避开露珠一般,练习身法之迅捷。
    这段记载又提到艺成后如何出寺的情况,说:“寺规,凡来学者由别门入,出则须由大门。大门有四僧守之,须斗胜方出。二门则四马猿,持兵,亦能斗。二门内有巷,列木人十八,地设伏机。步入其中,机发而木人持械乱击。”这就是所谓的少林木人巷、少林十八铜人故事之张本,后来衍出了无数小说情节或电影电视桥段,可是没什么人提到那四只大马猴。
    猴子本来就是我国武术中常见的高手。相传越女斗袁公,故白猿之术夙为剑术之代名词。各式拳种中不但常有猴拳,也有单招取象于猴子的,如白猿献寿、叶底偷桃之类,不胜枚举。明代王士性入少林寺,亦曾见僧人舞猴拳,神态宛然一猴。可是这终究只是传说或取象,真要训练大猿猴跟人搏斗恐怕甚难,何况相与格斗者还是艺成准备下山的高手,因此这大约只是小说家杜撰之谈。
    可是为什么少林寺竞要以猴子把关呢?小说云僧人虽出了家,其实仍免不了人情世故,为了杜绝讲人情而私下放水,才要用猴儿把关以防弊。这个讲法也很有趣,可见时人对少林寺之想象。
    在当时人的认知中,少林僧人并未断绝世俗人情或情欲。该书生入少林,便曾逢一女,为僧之甥女,也学了艺,二人“颇相爱悦,私订嫁娶”。女子住在少林寺学艺,并与同去习艺者谈恋爱,稀奇吗?若以为稀奇,请看下一个故事。
    昭裢《啸亭杂录》马僧条,云年羹尧的二位幕客在旅邸中逢二僧,看来都是狷黠少年,他们不免多看了几眼,不料其中一僧不太高兴,说:“谁无眷属?看何为?”原来这位是尼姑,而且尼姑自承是僧之眷属。谈起来才晓得僧人“幼时习少林寺手搏法”,后来辗转江湖,昵妓女金环。因乏资,遂与金环削发回少林。三十年后,二客之一的孙子过河南登封,“遇少林僧论拳法,曰:‘雍正中异僧来传,技尤精。然无姓名,好养马,因称马和尚。后总督田文镜严禁,僧转授永泰寺环师。今环师亦亡,其徒惠来者,能传其术。”’马僧就是那位和尚,环师则是妓女金环。马僧之技本学自少林,后来浪迹江湖,技艺当更有进步,再回少林传技应该对少林之艺有所提高,故寺僧云有异僧来传,技尤精。此僧娶妓,又令此妓学艺回传少林,确实颇“异”。
    不过此僧也非唯一异数,王韬《邂窟谰言》记一保定人卫文庄精拳棒,一日,忽有少林僧人来访,道:“西安有一奇女,日仇慕娘,国色也,精晓各技,秦中无与敌者。特标于门曰:‘有角艺而胜者,愿奉箕帚。’小僧颇欲得之,恐不能胜,愿与君偕行,不胜则君继之,未知姻缘簿为谁如意珠也。”原来是仇慕娘要比武招亲,和尚准备去试试,来找帮手呢。
    比武招亲,在清人笔记中常见,如宣鼎《夜雨秋灯录?谷慧儿》、徐珂《清稗类钞?金飞惩徒》均有记载,本不稀奇。奇的是僧人竟也来参加,且远赴河北

    保定邀帮手,意在必得。
    笔记所描写之少林僧人,多是此等有拳勇而少戒行的。除狎妓妻尼,或觊觎国色准备去比武招亲外,少林僧人也常挟技索金。如许仲元《三异笔谈?斗智斗力》载:“有少林僧人来募,指名蔡氏索三百金。挟一蒲团坐石桥上,云:有能拉我过桥者,我即飘然。否则且借宝店结冬矣。”其他拿巨钵、拿大石臼、拿大钟放在人家店铺上强索金钱的还很多。
    另外就是恃强斗狠,四处找人比武。故吴炽昌《客窗闲话?某驾长》云:“拳勇之技,旧推少林寺,今则散见诸方丛林中,往往有能者。然其道甚狭,稍有逾己者必求胜而后已。”具体的例子,如《虫呜漫录》载“白下甘风池,精技击,善运气,近地无敢敌者。有僧自少林来,闻而访焉”即是。
    僧人尚且如是,学少林拳的俗家人士自然更不乏恃拳勇寻畔挑衅的了。王韬《淞滨琐话?邱小娟》云,有绳伎甚美,“轻薄子习少林术者,涎其美,入以游戏语,欲与之扑。稍近身,跌出丈许外”。这种少林门徒就是丑角形象了。
    当然,少林门徒遍天下,什么品类都有,也不会只有如此不堪的。《荟蕞编》收了汪缙《莆田僧》一篇,就说一莆田僧人常受里中恶少欺侮,不能保护寺产,后来去了少林,三年后才回来惩戒无赖。这位僧人就有正面的形象,因为他说:“吾入少林,学拳勇,将以御暴也。”御暴之后,亦不挟技骄人,平时绝口不道拳武之事,看来武德甚佳。
    《淞隐漫录》另载一秦雨杉,陕西人,“幼习拳勇,得少林家法……时大江南北,殆无敌手。然生韬晦殊甚,不轻示人以所长”,也是如此。又黄轩祖《游梁琐记》记朱大祺事,亦复如是。朱娴技击,能旋风舞,手马刀,腾飞城堞。徒步至嵩山东岳庙,谒北摩禅师。居一年,尽得少林真宗,归家授徒。后来大惩贪官,颇令人称快。此皆少林之善徒也。
    唯嵩山无东岳庙,疑此乃中岳庙之讹。五岳并尊,嵩山亦祀天之所,无在中岳反祠东岳之理。中岳庙即在少林寺旁,故朱氏习技可能在斯。从前拍《少林寺》电影时,方丈自焚诸场景也是借中岳庙拍的。庙地宏阔,固胜少林,而亦可见当时嵩山上并不止少林寺一处在教少林武功,跟现在满山都是少林武校恐怕也差不多。
    不过,齐学裴《见闻续笔?少林僧》一条却颇蹊跷。文说嘉兴某人居某乡设米肆,夜就少林寺宿。寺僧导他入一室,结果居然是间石室,门户格栅也是铁的。他把窗棂毁坏后逃出,又潜入伺僧人进来时操刀伏击,迭毙数人。返乡后,一僧忽寻至,拿一大石磨放柜上索钱,他以帚扫出,僧即退。又年余,另有僧人来,合十指胸。他早有防备,已预藏镜于胸,并口含着饭。僧人合十时,掌力涌出,震碎了他胸前之镜,他把饭喷出,也粒粒嵌入僧人头上。于是他诈死。另一僧人又来,知他死了才罢手云云。故事很精彩,但把少林形容成一座黑店式的寺院,少林僧人则睚眦必报,在少林相关记载中是很特别的。故事发生在上海嘉兴一带,这位仁兄是否会长途跋涉跑到少林寺去投宿,以致被扃,不能无疑。因此也有可能这是另一座名为少林的寺院,否则就是因少林拳勇之名太盛,令社会上某些人产生此种想象。
    少林拳名气大、流传广,自然又有些人要强调自己才是真传,与世上一般传授者不同,如前述说朱大祺“得少林真宗”就是。《淞隐漫录》亦载一琴川人从僧习艺,僧云:“欲受我法,必先学蒲团上工夫。能于一昼夜间一念不起,乃可教也。”其人从教。僧复“启箧出《易筋经》一卷畀之,曰:此经不与世上所传者相同,勿轻视之,演习一月,自有妙境”(《女侠》)。这即是强调秘传的。另一则《倩云》也说秦雨杉“幼习拳勇,得少林家法。继获《易筋经》秘本”。似乎《易筋经》真是别有传承,与无名氏所辑《静庵奇异志》所录《闵先生》条云闵氏“任侠好武,得达摩《易筋经》秘奥”类似。另外,《游梁琐记?裕州刀匪》载汪静轩请一少年试拳,少年“演罗汉拳。初尚易破,后至蜈蚣跳、山鸡斗诸法,则迷离扑朔,目眩几不能辨”。罗汉拳乃少林基本拳法,传习甚广,此处叙述也是在说此拳其实另有奥秘,非世俗流传者可比。
    这种记叙,乃是对少林技艺的神化,表示少林功夫并不只像一般人所见到的那样。神化的极致,就是把它跟剑侠传说结合起来。
    所谓剑侠传说,并不是指一般用剑搏击的人。剑侠是有道术的,能练剑成丸,或练剑入口鼻。使用时,剑化为一道白光或气,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其人又擅长药法、符法,乃至可以隐身化形,飞行绝迹,所以又称剑仙。此类传说起于唐代,后世踵事增华,传述不绝,至清遂衍为大规模的剑侠章回小说,对民国时期的《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有直接影响。清人笔记中我找到的也有三几十条。这类剑侠,本有僧道渊源,例如唐代著名女剑侠聂隐娘(汤用中《翼驹稗编?隐娘尚在》条甚至说她在清朝时还活着,且仍授人剑术)的师父就是一位尼姑。对少林技艺要肆其想象,让人觉得它很神奇时,当然也就会有人想到可以把它跟剑侠结合起来。
    上文曾提到嘉兴某人与少林僧角技的事。少林派来追杀他的三位僧人,第一位徒恃勇力,拿大石磨来。第二位就有内功了,合十时掌力涌出,直袭对方心口。第三位更厉害,在某君诈死的棺材前绕了一圈,脚下即砖石尽裂;对着灵堂吹三口气,棺材亦如竹子破裂了一般。这种运气伤敌破物之法,就是剑侠手段。《逐窟谰言》老僧条,载少林僧去比武招亲,结果中了女子的暗算,那女子在靴子里藏着匕首,故一脚把僧人腿骨折伤了。后来僧人找了老和尚同来报仇,“老僧碧眼方瞳,眉长寸许,手爪如麻姑……瞥吐双丸,直射慕娘。慕娘凛然寒噤,但觉周身冷若冰雪……造夜卸妆,则鬓发尽落,若刀剃然。乃解罗襦,则红抹胸划然中断,方知老僧剑侠高手也”。这还是老僧手下留情,因慕娘的师父恰好与老僧同门,否则双丸既出,人头就要落地。
    以上大略勾辑了清人笔记所载少林诸事,从中可以看出少林拳在当时流传的状况及社会观感。这些记载一部分可供武术史研究者参考,一部分也涉及武技内容,例如练指力,练闪避腾挪之法,练铁布衫、运气、静坐不起杂念以修行之法等均是。汪缙所记莆田僧论棍法,说用棍“圃而不方,濯而无毛”,其技便俗。如何才能不俗呢?僧云:“圆者方之,濯者毛之,进乎技矣!”这是什么意思?棍子是圆的,但用起来要让它仿佛有梭角,是所谓圆者方之;棍身是光滑的,犹如秃子脑袋“童山濯濯”,可是用起来又要让它有涩劲,像长了毛似的,能缠得住对方的棍,此即所谓濯者毛之。少林本以棍名,此说虽出于小说家的体会,未必即为少林之法,但对练棍的人来说不无参考价值。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暂无内容
  •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0@163.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09006692号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