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少年
贺炳炎将军,湖北宣都县人,小名玄娃,乳名明言,学名从炎。后改名“炳炎”,取“大火冲天”之意。
贺炳炎九岁时,曾投师于武当一清道长门下学习“凌霄剑”。后因感到使剑不过瘾,遂改学“玄虚刀法”,以后常练不辍,日臻纯熟。
1929年,贺炳炎16岁。他的父亲贺学文参加了贺龙的部队,贺炳炎缠着父亲也要当红军。父亲说贺炳炎个头还小,没答应。贺炳炎一路追着红军的队伍,父亲撵他回家也撵不走,正好被贺龙看见于。贺龙说:“收下,收下,到宣传部去提糨糊桶子吧!”参军后初次战斗,贺炳炎即握一把菜刀独自冲人敌阵,左砍右杀,连毙数人,敌望之皆惧退;红军赞其为“贺小龙”,又因其姓贺,被误传为贺龙之子。
贺炳炎虽然个子不高,但却虎背熊腰。他酷爱武术,除刀法外,尤其喜欢摔跤。某日,贺炳炎与一位河南籍红军士兵摔跤,对方人高马大,贺炳炎比他矮一头。围观官兵均为贺炳炎担忧。贺炳炎毫不畏惧,先退几步,然后一个箭步猛冲上去,以头顶其腹部,双手抱其腿,猛一使劲,大个子就倒下了。贺龙见之,带头鼓掌,围观官兵皆欢腾不已。同年6月,贺炳炎因表现出色,加人中国共产党。
1930年7月下旬的一天,红军在潜江渊博子口同白军作战。激战中,贺龙派担任警卫班长的贺炳炎去红六师传令,让他们从侧后猛攻白军。红六师马上投入战斗,白军腹背受敌,丢尸弃械,抱头鼠窜。战斗结束后,许久没见贺炳炎回来,贺龙着急了,下令派人去找。原来,贺炳炎送罢信,看到战友们打得正起劲,心里痒得慌,顺手从地上捡起几颗手榴弹朝腰里一别,提着大刀,抄小路急忙追赶敌军。贺炳炎刚跑下一个土坡,不禁惊叫一声,他险些和几十个溜出包围圈的白军撞上。他灵机一动,闪身躲到一棵大树后。白军急于逃命,没发现有人追,正你争我抢地朝芦苇荡里逃窜。贺炳炎想:可不能让白军钻进芦苇荡,否则就抓不着他们了。他急中生智,一纵身从树后跳出,一手紧握大刀,一手高举手榴弹,怒目圆睁,高喊一声:“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溜出包围圈的白军本来就吓得掉了魂似的,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来,一下全愣住了。贺炳炎不等敌人清醒过来,便指着前面干涸的水塘,大声命令:“把枪都放到塘埂上,人都进塘里去,谁也不许乱跑,!快,快,别回头!”白军中有一个当官的四下张望,发现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便突然举枪朝贺炳炎射击。幸好贺炳炎机灵,急忙卧倒,子弹从他头上飞过。贺炳炎大怒,一个翻滚来到他面前,挥手一刀撂到了这个反抗的军官。几个白军士兵乘机撒腿便跑。“奶奶的,我叫你跑!”贺炳炎顺势掷出一颗手榴弹,几个逃跑的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余下的敌人听到爆炸声,赶忙趴在地上;不敢动弹。“起来,都给我滚进塘里去!快!”贺炳炎趁着敌人慌乱,又从腰里拔出一颗手榴弹,拉出引线,厉声喝道,“再不老实,老子也送你们上西天!”“我们投降!我们缴枪!”敌人乖乖地放下武器,举起双手,耷拉着脑袋,挤进水塘,听从这个小红军的指挥。贺炳炎用双眼扫了一下水塘里的白军,点了点人数,—共47人。
“贺炳炎回来了!贺炳炎回来了!还押着几十号白军呢!”红军驻地一下子沸腾了。贺龙听到后,急忙放下手中的地图,跑出来赞叹道:“糨糊桶看来不用提了,该提提枪了。”不久,贺炳炎被任命为红军第三军手枪大队区队长,后又担任骑兵大队长。虽然贺炳炎担任了骑兵大队长,但南方少马,大多数时候,贺炳炎还是步行提刀冲杀。闲暇时,他就教战士们习武。
一日,有个老武师路过营地,贺炳炎和他攀谈起来。老武师指着练刀的战士说:“单刀看手,双刀看走。使单刀的右手有刀,刀有刀法;左手无物,便要有掌法;因此看一人的刀上功夫,只要瞧他左手出掌是否厉害,便知高低。左掌运行自如,攻守兼备,刀功肯定不错。”贺炳炎听得入神,微微点头。然后,两人交手切磋,双刀相碰,不时发出丁当之声。几个回合下来,老武师说:”你的刀法是武当派的‘玄虚刀法’,很有法度。”贺炳炎马上虚心请教刀法。老武师说:“各门派的刀法,虽然名目繁多,但都离不开‘展、抹、勾、剁、砍、劈’六字诀。刀刃向外为展,向内为抹,曲刃为勾,过顶为砍,双手举刀下斩为劈,平手下斩为剁。小哥掌握这六字歌诀就足够了。”贺炳炎铭记在心,时时揣摩。
一次战役中,红军骑兵大队缴获了一批战马后,贺炳炎带队从一座城中撤退。出城后,贺炳炎清点人数,不见一名司务长,即策马回城寻找。这时,敌军已进城。贺炳炎飞马过街穿巷,见司务长在一店铺前购物,即俯身以一手将其搂起,放在马上,飞奔出城。这时,惊慌的敌人反应过来,纷纷拦截贺炳炎。贺炳炎挥舞大刀奋勇砍杀,所向披靡,终于杀出重围。司务长由此脱险。此后,贺炳炎被誉为“红军中的赵子龙”。
铁血悍将
1935年春,贺炳炎因英勇善战,升任红二军团六师师长。
同年6月,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红军二、六军团在忠堡地区与敌交战三天三夜,红军第二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营以上干部中,只剩下一名营长。贺炳炎奉命兼任十八团团长。
同年8月,红军二、六军团进入鄂西,在宣恩县板栗园伏击国民党第八十五师。而此时,敌人的增援部队正由北向南朝板栗园开来。贺炳炎立刻组织全团埋伏在板栗园东侧利福田谷地,抢时间构筑工事。等敌人的增援部队进入伏击圈后,贺炳炎下令,全团一起开火。顿时,两侧山头杀声震天,枪弹密如冰雹。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企图夺路逃走。
贺炳炎果断地命令号手吹响冲锋号,战士们纷纷跳出工事,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敌人虽死伤遍地,但打得很顽强。敌师长谢彬和他的警卫营在半山上占领一个土围子,敌人以这个土围子为中心,和我军相持。贺炳炎立刻带领第十八团向敌人冲去。其它各团占领四周阵地,防备敌人突围。贺炳炎对身边的曾其云营长喊道:“你带领预备队准备接应。”
第十八团伤亡近一半,只剩下500人。战士们打得眼都红了,紧握上刺刀的步枪,挥舞着大刀,如猛虎下山,左砍右杀,枪扎刀劈,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贺炳炎和战士们一样挥舞着大刀奋勇冲杀,他浑身是血,两眼通红,刀光闪处,敌人头颅飞落。只剩下那个土围子了,最后的冲锋开始了,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往上涌。谢彬的警卫营在土围子上一字排开,朝我军疯狂射击。贺炳炎立刻指挥重机枪压制敌人火力。敌人抬不起头来,只能从枪眼里往外射击。趁这个有利时机,红军迅速冲到围墙下,战士们纷纷跳进围墙,肃清残敌。
贺炳炎带大部队冲进了围子,见到处都是敌人的尸体,武器和弹药散落一地,他立刻命令道:“马上打扫战场。”突然,一个浑身是血的敌军官从一堆弹药箱后冲了出来,手握一把马刀朝贺炳炎猛劈,口中狂吼:“老子不成功则成仁!”贺炳炎见马刀劈来,急忙侧身一闪,反手将敌人的马刀夺下,顺势给了他一刀,同时喝道:“那我就成全你吧!”一刀下去,敌军官哼了一声,摔倒在地咽气了。跟上来的战士跑来一看,这一刀正中咽喉,不禁高兴地喊:“贺师长好刀法!”贺炳炎听罢大笑:“这算什么,才一个回合,不过瘾。”这时,贺炳炎问身边的曾其云营长:“敌师长谢彬找到没有?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曾其云高兴地说:“抓到了,师长你看。”说罢用手一指,只见几个战士押着两个敌军士兵抬着滑竿走了过来,滑竿上躺着一个大白胖子,腹部有一大块血迹。贺炳炎一见谢彬,两眼冒火,全团伤亡一半,牺牲了两个营长,全是因为这个家伙。他又又见谢彬被俘后仍躺在滑竿上,不由大怒,挥起缴获的马刀向他的头上砍去……
其实,谢彬是国民党中一员儒将,著有《新疆游记》、《国民政党史》、《国防与外交》、《云南游记》、《中国邮电航空史》等书。我军正要重用此人,不料却被贺炳炎当场斩首,贺炳炎为此受到贺龙、任弼时的严厉批评。
再世关公
艰苦卓绝的长征开始了,当时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
在湘南翻越瓦屋塘东山向贵州转移时,红五师遭遇敌人阻击,双方激战在一起,乱弹如雨。贺炳炎赶到担任前卫的红十五团,命令机枪掩护,然后提枪高喊:“同志们,跟我来!”战士们见师长冲锋在前,全都跃出简易战壕,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战斗中,贺炳炎又一次负伤。在此之前,他已经5次负伤。过去负伤,他每次都是简单包扎一下。但这次,他的右臂被炸成肉泥状,骨头全碎了,只剩一点皮连着肩膀。开始,贺炳炎还神志清醒,挣扎着想去包扎,不料没走几步,便一头栽倒在地,昏厥过去……
“不,我不能下去!”贺炳炎从昏迷中醒来,想从担架上爬起来,但未等坐起,又晕了过去。“快送卫生部,找贺彪部长!”王军医催促着。
贺龙听说贺炳炎身负重伤,急忙策马赶到瓦屋塘战地临时救护所。见贺炳炎伤势严重,右臂的骨头全被打碎,贺龙便向贺彪询问病情。贺彪背对贺炳炎,悄悄地对贺龙说,“如果不立即截肢,会有生命危险。”
不巧的是,仅有的一点医疗器械已被转移,一时半会儿运不回来。救护医生当即让人从老乡那里借来一把锯木头的锯子,决定用它来锯掉贺炳炎的右臂。就要动手锯臂了,医务人员找遍了药箱,也找不到半点麻醉药。怎么办?有人提出用吗啡。但吗啡吃少了不管用,吃多了则对大脑有损伤。贺龙自言自语道:“我还需要贺炳炎冲锋呢,你们就没有别的办法?”这话被从昏迷中醒过来的贺炳炎听见了,他用左手将医生端上来的吗啡推开,“我不吃吗啡。关云长还能刮骨疗毒,何况我是共产党员!”医生找来4名魁梧有力的战士,要他们按住贺炳炎。贺炳炎对医生说:“麻烦你们给我找块毛巾,塞到我嘴里就行了。”开始锯臂前,贺炳炎看到医生的手轻轻地发抖,就鼓励医生说:“我自己都不怕,你还怕什么,来吧!”贺炳炎忍住剧痛,豆粒大的汗珠直往外涌。他左手死死地抠着床边,熬过那艰难的一刻……
手术终于做完了,贺炳炎嘴里的毛巾已被咬得稀烂。贺炳炎含着眼泪问贺龙:“总指挥,我以后还能打仗吗?”贺龙用袖子擦去贺炳炎脸上的汗水说:“怎么不能打仗,你还有一只手嘛!”贺龙用一块手巾包起贺炳炎被锯下的骨头,对旁边的战士们说:“这是党的好儿子的骨头。将来革命成功了,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物。”手术后,贺炳炎仅在担架上躺了6天,就又率部纵马驰骋沙场。
贺炳炎将军一生南征北战,共负伤11次,身上留有16处伤痕。后来,他常说:“我总能大难不死,一来运气好,二来就靠我这身功夫。你们要是上武当山学上几年,保管也没事。”
抗日战争期间,贺炳炎只剩下一条左臂,可打起仗来依然威风不减。抗战之初,贺炳炎任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曾率部打过一次有名的胜仗——雁门关大捷。战斗中,贺炳炎与一名手握战刀的日军曹长遭遇。刚巧驳壳枪子弹打完了,贺炳炎随手捡起一支上了刺刀的日军三八式步枪,用左手握枪,以独臂夹枪托,直逼日军曹长。大概日军曹长欺负贺炳炎只有一条胳膊,竟示意他进攻。贺炳炎心里有气,一个猛刺,刺刀戳进了日军曹长的胸膛。日军曹长瞪大绝望惊恐、迷惑不解的眼睛倒下了。
不久,贺炳炎带领部分八路军干部和一个骑兵排,开赴冀中扩编部队,组成120师游击第三支队。他与长征中失去左臂的余秋里,一个任司令员,一个任政委,两个“一把手”很快在大清河地区打开了局面,附近的一些自发抗日武装纷纷投靠八路军。其中有一支由江东生率领的民众自卫军,号称有七千人,却一直对改编之事出尔反尔。为了将这支农民武装引上抗日道路,贺炳炎带着联络员刘宾去拜访江东生。
刚见面,江东生见贺炳炎个头不高,又只有一条左
臂,颇有轻慢之意。江东生让手下表演刀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只见那些大刀队员上窜下跳,比比划划,练了一些花架子。结束前,大刀队员还以刀劈木板,以壮声势。贺炳炎看了,心里觉得好笑。这时,一名大刀队员上来,请贺炳炎表演。贺炳炎微微一笑,走上前去,接过大刀挥舞起来,展、抹、勾、剁、砍、劈,招招相连,式式相扣,只看得众人目瞪口呆。突然,贺炳炎回身一刀,将屋内的木柱砍为两截,屋内爆发出一片喝彩之声。行家都知道,这一手是刀术中的上乘功夫“摘叶飞花”。江东生顿觉贺炳炎气度不凡,傲气渐退,吩咐摆宴接风。
正喝着酒,江东生手下的侦察员匆匆来报:“鬼子一个中队朝我们开来!”江东生和他的部下惊得脸上没了血色。
江东生见贺炳炎沉着冷静,心神稍定;忙说:“贺司令,听说你打小鬼子有绝招,这仗交给你指挥咋样?”
“哪里,凭江司令的本事,这些日本兵哪在话下,还是江司令指挥吧!”
“贺司令,今天照顾不周,请多包涵。本人从未与小日本打过仗,经验不足,还是请贺司令出面吧,就当帮我一把。”
“江司令既然这样说,就让我去收拾日本兵。”贺炳炎爽快地答应下来。这时,站在一旁的刘宾向贺炳炎和江东生说:“这种小战斗用不着贺司令来指挥。江司令如果信得过我,你们各位尽管喝酒吃饭,只要给我一些人马,保证把小日本打得稀里哗啦!”贺炳炎知道刘宾有此才能,便端起酒杯提议:“江司令,我们共同为刘宾出战敬一杯壮行酒吧!”
刘宾从江东生的自卫军中挑选了一些人,埋伏在日军的必经之路上。枪声响起十几分钟后,自卫军拥着刘宾凯旋而归。此时,贺炳炎和江东生的酒桌上依然热气腾腾。江东生暗自琢磨:刘宾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日军赶回据点,可想而知贺炳炎的威力该有多大!而且,他对贺炳炎豪放尚武颇有好感,便欣然接受改编。
1945年4月,贺炳炎参加了党的七大。会议休息时,毛泽东笑盈盈地朝贺炳炎走来。贺炳炎激动地站起来,挺挺胸脯,举起左手,向毛泽东敬礼。毛泽东忙用右手握住贺炳炎的左手,亲切地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从今往后,免掉你的这份礼吧!”
建国后,贺炳炎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贺炳炎被授予上将军衔。
贺炳炎将军豪放热情,在军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善记人名,尤其善记部队中士兵姓名,只要见过一次并知其姓名,再次见面即可直呼其名。军区大院里的花工、澡堂师傅、水电工、厨师等,均曾是将军的座上宾。贺炳炎将军与许世友将军一样,特别喜爱和战士们一起谈武论道。在战士们的要求下,贺炳炎将军还能即兴演练自己独创的“独臂拳”。只见他的左臂上下翻飞,刚猛有力,赢得战士们的一片喝彩之声。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将军因病去世,年仅47岁。1960年7月5日,成都军区在蓉城举行公祭,二十万军民冒雨云集在北校场,为将军送行,其情景感人至深。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