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刊记者2004年第5期采访山东散打队后不久,由总教练曹茂恩和主教练翟寿涛率领的山东男子散打队在2004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上,以33分的总成绩继去年后再次夺得该项赛事的团体冠军。在 11个级别的个人赛中,山东的杨晓靖获得最高级别90公斤以上级冠军,代表解放军队参赛的山东选手柳海龙和代表北京体育大学队参赛的山东选手李杰分获80公斤级和75公斤级冠军。另外,山东队和杨晓靖还分获体育道德风尚运动队奖和个人奖。
在所有比赛中,“定海针”杨晓靖与安徽的九运会散打冠军吴松录的决战最为精彩,杨晓靖依靠身高体重优势,以2比0完胜对手,这也是他自2001年以来第4次染指该项赛事的桂冠。
一、我们又赢了?
山东散打队又赢了,赢得很精彩,赢得很艰辛,赢得也很悬——与团体亚军江苏队总分只差一分!取得二连霸后,山东散打队教练组一直保持低调,很少谈自己的成功。为此笔者多次打电话“骚扰”曹茂恩总教练、翟寿涛主教练和男队主教练李东民,想请他们谈谈成功经验,但他们谈得更多的还是散打比赛和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有动力也有压力
山东散打队总教练曹茂恩谈起这次比赛有些感慨,“山东散打队这几年打得成绩不错,可是在赢得荣誉与信心的同时,每个教练肩头又多子几分责任,每个队员心头又多了几分压力。有人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可是太大的压力就会变为负担。打这次比赛时队员压力就很大,以至于有些老队员上场后不能正常发挥,甚至动作变形,平时在训练中的实力被压抑住了。”
翟寿涛在总结这次比赛时谈得最多的也是压力,“我们提前十天到福州,就是为了适应环境,减轻队员心里压力,但是我们的队员荣誉感太强了,虽然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训练,但是有些新队员心理还是没有调整好,打得成绩不理想。”
“我恨不得自己上擂台去打,有些队员,而且是老队员,本来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但赛前考虑的因素太多,心态反而不能平静了。记得赛前一名老队员和我聊天时就透露了怕输的想法,我是运动员出身,非常理解他的心情。我就人他讲我以前比赛时是怎样克服这种心理的,他听后若有所悟,场上发挥还可以,遗憾的是因受伤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李东民谈起这次比赛的感受,声音显得焦急。
山东散打队的压力来自于外界的期望。从1997年开始,山东队多次在世界比赛和全国比赛中包揽大级别冠军,在高高举起鲜花的同时,也将自己高高抛起,成为了众散打队追逐的目标、训练时的靶子。可是辉煌只属于瞬间,当冠军走下领奖台的一刻,成绩已成为历史,一切将重新开始——大家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前。不进则退,山东队只有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危机感不能不让“梦之队”的每一位教练、每一位队员产生压力。“后面有人追赶,我就得奔跑,别无他途。”山东队总教练曹茂恩说得很形象。
山东散打队的压力也来自于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有散打爱好者把山东散打队比喻为武术界的“西点军校”,比喻可能夸张,但浓浓的竞争气氛却充斥着山东散打队的每一个角落。记得在山东散打队采访时,一位队员告诉我,他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想彻底地忘记散打,轻松地休息一下,可是他做不到,他不能辜负教练、父母以及外界对他的期望,他必须将散打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散打是他最大的爱好,也成了他的负担。更有一位队员告诉我,赛前他最怕听到的就是教练员的声音,那声音既是师长的教导,也是出征的命令,他渴望听到,心底又有一股力量告诉他逃避。甚至有一次赛前教练叫他,他当时竟委屈得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位队员的泪中包含了多少艰辛,同时包含了多少说不出的心事。
我不是一个武者,不可能真正体会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心情,可是人的感觉是相通的,三位教练的话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我是一个典型的“怕考型”学生,平时学得还可以,一上考场,大脑却一片空白。擂台就是考场,运动员就是考生,擂台上的选手是动态式拼争,而考生是“君子动笔不动武”。一位老师曾针对我的问题开了一剂药方:重视“对手”,轻视“对手”。这“一重一轻”包含了很多哲理,也让我受益匪浅。重视对手,才能做好应敌准备;而轻视对手,才能增强自信,缓解压力,二者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处理好这一关系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竞争。
2.适应比赛还要适应规则
“这次比赛规则进行了修改,不但要求穿戴护具,而且评分标准也做了相应调整。虽然增强了观赏性,但同时也考验了运动员的适应性。有些新队员没有比赛经验,不能很好地根据新规则调整战术。”李东民说。
采访散打名将李杰时,李杰也提到了调整规则的问题,“我直到赛场才知道具体的规则,可能是打过很多比赛的原因吧,场上发挥得还可以。但是有些队友就有些不适应,平时技术很扎实的,在场上却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
“散打比赛正在逐步与国际比赛接轨,不断地修改规则也是适应形势的需要”,曹茂恩总教练谈到比赛规则时说。这位从事散打教学近二十年的老教练,对散打有着深刻的理解,“不同的散打比赛有不同的侧重点,就需要有不同的规则来体现比赛的意图,例如散打王争霸赛侧重的是观赏性,规则就要鼓励使用技术难度大的动作,以增加比赛的精彩程度;而锦标赛是需要参赛队员展示真正的实力,就要对危险动作和作秀动作加以限制,主要突出的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不加修饰。但是规则不断修改,有时也会带来麻烦。”
曾经和一位外国朋友一起看散打比赛录像,这位朋友看了一会就开始摇头,我说不精彩吗?他说不是,而是看不懂。这位朋友本身就是来中国学习武术的。“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得分的,我以前看到的散打比赛没有戴护具,为什么这次又戴护具’了,什么时候该戴,什么时候不该戴?为什么同样是散打比赛,同样的动作,得分却不同?中国的散打到底该怎样打?”
是啊,中国的散打该怎样打?中国的散打要体现什么?外国朋友没有看懂,我也没有看懂。正如两位教练和李杰说得那样,队员参赛时需要不断地熟悉新规则,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打法,逐渐地形成两套或更多套“散打套路”来适应比赛。足球比赛会吸引万千观众到场观看,不仅因为球员的精湛技术和精彩的动作,更因为足球规则简单,大家能看得懂。散打比赛观众寥寥,不仅是因为散打“年轻”更因为它的“朦胧”。
3.我们还没有笑到最后
“散打界争霸的格局正在改变,”曹茂恩有些忧虑地说,“去年的团体亚军河南队不仅未在前六之列,而且只有三人取得了名次,但没有一个前三名。往年以技术见长、多人打人名次的武汉体院、前卫体协、武警等强队,今年也在六强之外,武汉体院无一人跻身前八。反之,成都体院、军体院就有多人打进了前八,成都体院的于飞彪不仅勇夺54公斤级冠军,还荣获了惟一的技术风格奖。江苏队继去年大步向前,今年更是兵精将强,4人打进决赛,并且斩获一金三银,仅与我们山东队差一分,屈居团体亚军。
这就是说,少数几支强队多年称雄的局面不复存在。散打赛真是越来越难打了。”
“这次真正属于我们队的冠军只有杨晓靖,李杰代表北京体大,柳海龙代表解放军队,所以这次我们打得真是很悬,可以说这个团体冠军是每个队员一分一分争来的,整体优势已不如往年明显,形势不容乐观。我们今年赢了,可以说是赢在自信与坚持,赢在团结与拼搏,”翟寿涛谈起散打队未来也是很不乐观,“现在我们队老队员大多伤病缠身,而新队员又经验不足,如果不加强训练,很容易出现断档。我们今年赢了,但不代表我们笑在了最后。”
二、我们没有阿拉丁神灯
“小时侯,总幻想自己能拥有一盏阿拉丁神灯,实现自己的所有愿望。长大后才明白那是作家的虚构,一切理想要靠自己努力才能实现。”
“我曾连续五届夺得全国散打锦标赛冠军,最后因为伤病才退役,退役时心里很是舍不得散打。说这些只是想说,散打是真实的,散打擂台更是真实的,比拼的不仅是勇气、智慧,更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整体实力。靠幻想和运气,只能赢得一时。我们靠的是科学的训练和队员的自律性,没有童话中的神灯来帮我们”,李东民带有总结性的话语不多,却让人感受到了山东散打队的真实与务实,“我们时刻教育队员,也时刻提醒自己。只有清醒地面对现实,扎实地训练,才不会被强队淘汰。没有人会帮我们,一切靠的是自己。”
三、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运动员对职业的选择面相对要小,所以要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必须出成绩,”李杰在谈到职业选择时说道。
曹茂恩和翟寿涛在谈到队员的前途时,也表达了这一观点。 “山东散打队的前途,不仅掌握在教练员手中,更掌握在每一个队员手中,队员的命运与L山东散打队的命运紧密相联。”
“可是,一个世界冠军到头来能选择的职业也无非是教练员或是搞体育的教学研究。这不是社会不接受他们,而是多年的散打生涯,让他们失去学习更多技能的机会。而且,散打的世界冠军影响力比之其它项目要小之又小,他们很难靠自己的名气立足社会,而多年练习散打落下的素质教育,又让他们无法与社会教育衔接。再者,运动员退役时,年龄已经偏大,失去了很好的竞争机会。所以有很多因素左右着运动员。他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取得好成绩,才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生活。山东散打队的未来不是梦,队员的未来更不是梦。”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