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苏联顾问交手
朝鲜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茶,杨勇接替因病回国的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赶赴朝鲜战场。
为迫使侵略军早日坐到停战谈判桌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制定了“金城战役”作战计划。该计划决定以杨勇率领的第20兵团为主要反击部队,60军、54军和21军隶属20兵团指挥。这样,20兵团加上原有的67军、68军,共有5个军的兵力。
这时,前苏联顾问伊万诺夫上将对进攻方案有不同意见,要求修改。离总攻的时间还有12小时,这时候提出修改方案不啻是儿戏。杨勇严辞拒绝。伊万诺夫不悦地和他争吵起来,杨勇毫不退让,气得伊万诺夫伸手给了他一拳。杨勇将军是何等机灵,急忙一闪,本能地用“进步炮拳”还击了他一拳。这一拳不轻不重,正打在伊万诺夫的前胸,身材魁梧的苏军上将竟踉跄地后退了两步。他感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揉了揉前胸,歉意地说:“兵团司令员同志,对不起,刚才是我不对,不该动手。方案就按你们制定的执行吧。”
1953年7月13日21B寸,杨勇将军一声令下,枪弹如闪电,炮声似惊雷,我军炮火向美军盘踞的阵地怒吼而去……1953年7月27日10时,中朝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美方首席代表哈利逊中将相会在板门店谈判桌前,签署了停战协议。同日,美军克拉克上将和朝鲜金日成元帅分别于汶山和平壤在停战协议书上正式签字。整个金城战役,志愿军20兵团共歼敌5.2万人之多,是预定歼敌数目的5倍多。志愿军在战斗中向前推进的169平方公里,在谈判中以条文形式得到正式承认。
事后,伊万诺夫找到杨勇说:“兵团司令员同志,事实证明你是对的。”然后又神秘地问,“那天你打了我一拳,没看你使劲,怎么那么有力?”
杨勇笑了笑,“当然!这是我们中国的拳术——形意拳。形意拳讲究沿直钻翻,护中夺中,力道当然不一般。”
可能在场的翻译没有翻译准确,伊万诺夫茫然地摇了摇头,双手一摊,“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1955年4月,杨勇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继续率领志愿军为朝鲜人民战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提供和平保障。
1958年10月26日,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的杨勇,率领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到祖国,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和英军司令比武
回国后,杨勇即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驰骋沙场大半辈子的杨勇,又为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不但注重培养和提高战士们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能水平,也将形意拳加以简化并融入到部队的训练当中,战士的单兵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64年秋天,土兵的喊杀声、轻武器的射击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彻北京军区一座对外开放的军营。一位蓝眼睛、黄头发、身着元帅服的外国人,表情庄严,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中国士兵的军事表演。在他的身旁坐着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上将。显字靶,“欢迎英国军事代表团”一枪一字,弹无虚发;快速射,发发命中;气球靶,枪响球炸;开花靶,朵朵盛开……投弹,又远又准。各种科目的表演一幕比一幕精彩,蓝眼睛元帅犀利的目光一丝不苟,没有忽略每一项表演的细节。
擒拿格斗表演开始了,只见120名战士分别对打,使用的是杨勇亲自编排的形意拳实战三十八式,霎时,场上龙腾虎跃,拳脚相加,喊声震天。
硬气功表演开始了,十几名身强力壮的战士,挥动手臂,伴着呐喊,连连劈断摞起的五六块力‘砖。
刺杀表演开始了,只见500人的刺杀方队,站似青松,举步生风,吼声震天,气势磅礴。由于杨勇在刺杀术中加入了古代枪术的许多技法,看上去技术更加全面。突然,元帅似乎从那闪着寒光的旋风中发现了什么,他提出要到表演方阵中看一看。
元帅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他以标准的军姿来到士兵面前,用沙场老将的目光扫视着每个士兵的额头。在没有看出什么破绽后,他果断地从一名士兵手中拿过一支半自动步枪,立姿击发,钢板靶应声倒下。随后,他从容地把步枪递给杨勇。
列队的士兵对老元帅的枪法投来好奇的目光。这位元帅是谁?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枪法?经介绍,士兵才知道,蓝眼睛元帅是英国大名鼎鼎的蒙哥马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最高指挥官。—二战期间,元帅担任非洲战区地中海战场指挥官,曾因指挥北非战役,击溃德国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又因率部参加诺曼底登陆作战而闻名世界。
然而,人们还是有两个不可思议,元帅为什么要看士兵的额头?他把步枪递给杨勇,又意味着什么?
但是,真正心领神会的还是杨勇将军本人,他从元帅手中接过步枪,二话没说,猛地举枪连击,弹弹中靶,9块钢板靶接连倒下。尔后,将军和元帅相视而笑,谁也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概蒙哥马利对刚才战士的硬气功表演行些怀疑,来到现场仔细检查了一下劈碎的方砖,见是货真价实的建筑用方砖,便学着战士的样子用手劈了一下,砖未碎,却将老元帅的手硌疼,蒙哥马利笑着摇摇头。杨勇过来,左手拿过一块方砖垫在长条凳上,右手一挥,“喀”的一下将方砖削去半截。蒙哥马利一愣,然后由衷地鼓起掌来,霎时现场掌声雷动。
三天后蒙哥马利元帅在香港举行记者招待会时,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中国土兵的武艺精湛,开始我以为都是军官,当我走进队伍时看到,他们的额头都是光光的,没有皱纹,都是年轻的土兵……中国军队从土兵到将军都是最优秀的,我要告诫世界军队,切忌与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
形意拳应古为今用
杨勇将军在工作之余,不辍地研究如何将形意拳用于部队实战。杨勇曾对部下说,“我在抗战期间也看过许多武术书籍。那时民族危机,国外侵略,武术界希望能为国出力,训练部队上阵杀敌。所以许多拳种在教授时一切趋于简化,向往能一教七八百人,一蹴而就,急于速成。”
形意拳名师尚云祥就曾有过这种打算。八十多岁的他,仍时常像青年一样爆发出很大的热情,可同时又很理想主义——教形意拳时,希望三言两语说完,听的人转身上战场就能用上。尚氏形意没有成为“军体拳”,却从此形成了一种教学风格——拳理一语道破。
杨勇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跟日本人打过仗的国民党军官是个彪形大汉,会使双刀,听说尚云祥研究成功了一种能够速成的拳术,就去拜访。
他是真正上过战场、肉搏过的人,虽然只是粗通拳脚,但反应极其敏捷,一般练武的人对付不了他。
他为自己的反应能力得意。尚云祥说:“很不一般。但反应是反应,反击是反击,没用呀厂他很不服气,尚云祥说:“我教给你一个反应和反击在一块的法子,好不好?”
听完这句话,军官就服了,说这个法子太好了,用到战场上,孬种就成好汉了。形意拳有练法、打法、演法(表演)三种变化,尚云祥说的这句话属于打法。
杨勇事后分析道:也正是因为那军官自身有体会,所以一点就透,说给练了十年形意拳的人,可能都没这效果。不过形意拳的打法属于用,其中窍门说上十分钟,就都说清楚了,不是功夫,只能说是技巧。
形意拳姿势简单,五形十二形,一个下午就能学会,为什么开始时,一个劈拳要练上一年(天资绝佳的年轻人,也要练上几个月)?肯定不是练姿势,不是练打法,不是练发力。
形意五行拳的顺序是金木水火土,对应劈崩钻炮横,为什么首先要练劈拳?不会因为它正好处于五行的第一位。为什么刚练劈拳的时候,最好能三四百米一路打下去,要这么开阔的空间?练好了劈拳,为什么自发性地就会打虎形了? 练成劈拳后,按照五行的顺序应该练崩拳了,但为什么要接着练钻拳?钻拳的步法为什么是螺旋前进?从技击、健身的方面想想,崩拳的“崩”字怎么解释,就是发崩劲吗?其实崩拳的妙处在于张弛。 炮拳总是双臂一磕,只有出手没有收手,练出两条硬胳膊,胡乱一碰,别人就痛,的确可以“硬打硬进”,但咆拳就是练胳膊吗?其实炮拳有隐蔽的收手,这才是炮拳所要练的精要。 横拳有不可思议的境界,到什么时候方能体会到?上面这些问题,尚氏形意用一句话就可以回答,这句话是有实在含义的。如果一个人练了很长时间形意拳,但是不得法,一听这句话,真是非常舒畅,感到好像在瞬间就长了功夫,但这只是在身上通了,身体感觉对了,以后就能自行进修了,但还是得苦练才能出功。
杨勇认为,形意拳是“炼拳”,修炼要调动精气神,所以形意拳能改变人的气质,将威武的人变文雅,将文雅的人变威武。拜老师就是找个人能帮助自己由 “练拳”过渡到“炼拳”,就不会“盛极而衰”了,而是永远生机勃勃。所以,在现代战争中,拳术已基本退出战争舞台,学拳的目的在于强化体质,锻炼反应,造就一个尚武的决心。在部队学习武术时,既不要简单应付,也不要过分强调修炼的过程,而是适当地消化其对人体有用的部分。
虎将余威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杨勇和邓小平等中央军委领导一起坚守在总参谋部,时刻关注前线战事,指导前线作战。战争结束后,杨勇又来到广西军民中间,同他们一起欢庆胜利。
1982年夏,杨勇在疗养期间还练过形意拳,他说:“人丹田充盈而技艺精湛,内劲足则丹田充盈,练气得法则内劲足。此技艺得知于内,而应之于外,这里最重要的是六合与七疾。”
这是将军最后一次练形意拳,也是最后一次阐述形意拳拳理。
就在杨勇一心扑在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军队国防建设事业的工作中时,病魔悄悄来到了他身边。在最后的岁月里,他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肝癌,马上提出了三条要求:不做化疗,不做放疗,不做手术,顺其自然。他说,那些都是同归于尽的办法,什么用也没有,何必白白花国家的医疗费1
1983年1月6日1时55分,一代名将杨勇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0岁。
在我军数百名优秀战将中,杨勇与杨得志、杨成武将军合称“三杨”,深得毛泽东的喜爱,也深得全军官兵的拥戴。
古人云“勇者无畏也”,自古以来,勇将如云,但以德居之的勇将则寥若晨星。杨勇将军不仅勇冠三军,他崇高的威望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是他生发勇气和胆力的源泉,足令后人钦佩,千古称颂。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