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放前青岛武术的发展:沈鸿烈主持修建国术馆
资料图
1891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驻扎青岛,其军士多是文登、威海一带人,由于戚继光的影响,习武者颇多。一些善长武术的人将武术传授与弟子,涌现了一些较有造诣的拳师。 从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到1914年,青岛武术只限于私人之间的传授,没有公开教场。
1911年,张石麟、宋铭之邀请有关人士,发起成立“中华武术会”,是青岛最早的武术组织,但却昙花一现。1919年,著名武术家王子平率济南武术团来青,在馆陶路齐燕会馆进行表演,武术在青岛社会人士中引起广泛注意。1922年12月,山东武术练习所解散后,总教习韩愧生、教习王子平、杨名斋、常秉毅等来青定居。
1923年,韩愧生租借“齐燕会馆“礼堂北面,建立“国技学社“,以授孙膑拳为主,成为青岛武术人士最早研讨传授武术的所在地。不久王子平、沙吉福在芝罘路“三江会馆“组织了另一个武术社团“中华武术社“,以教查拳为主。杨明斋在北平路小学、育英小学任国术课的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几所中、小学开辟武术教场。随之,一些教场也发展起来。螳螂拳师钟瑞臣在大港火车站附近自设拳房,武术界称之为“五间房“。刘殿魁、张克勤、张鹏福、齐奇海等也在各地的住所设场传授武术。
1926年,韩愧生逝世,杨明斋继承其志,担负“国技学社”全部工作,又在商河路育英小学、陵县路学校组织活动。“中华武术社“和“国技学社“门生很多,造就了不少武术优秀人才。 1927年,“中央国术馆“行文各省、市建立国术馆体系。时任青岛市长马福祥在武术界的敦促下,召集各界人士,以馆陶路6号“齐燕会馆“的“国技学社“为基础,经过筹备,1929年9月12日正式成立“青岛国术馆“,马福祥任馆长。国术馆设董事11人,科员8人,办事员10人。
1930年3月1日,“青岛特别市国术馆月刊“出版,提出“用国术的刀剑斩断不平等条约的束缚。用国术的枪棍,打倒帝国主义侵略。提倡国术,是求国际上自由平等的唯一途径。提倡国术,是实现三民主义的基本工作“。从此,国术纳入了政府管理的轨道。
1933年,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主持筹建国术馆,地址在广东路1号。经费由市政府出面集资,向社会募捐。建主楼(三层)一座,平房三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楼四周均有大小不同空地。楼后操场近2000平方米,场内备有沙坑、单双杠、拉力带、石锁、石担等训练辅助器材。
1934年11月国术馆建成后,武术界名手杨明斋、高风岭、常秉毅、秘道生、尹玉章、纪炎昌、韩冠英等均在此任教。国术馆成立后,对各类私设拳房,均予登记进行统一管理,使武术运动在30年代发展很快。在册的练习所由1935年的95个,发展到1937年的151个,练习所的学生达5000多人。中、小学也将武术列入体育教学内容。
1935年,青岛市制定了“全市中、小学学生体育标准”,同年又在全市中、小学及师范学校实行“体育毕业会考”,都把国术中的拳术、器械列入“标准”和“会考”内容,各中学考试时,由国术馆派人会同学校共同评定。这一时期,青岛市的武术竞赛也很频繁,每年春秋二季都举行运动会和表演比赛。5月举行的青岛市春季运动大会,全市95个练习所就有51个练习所273名运动员参加。
1937年的全市春季运动会规模更大,全市151个练习所几乎全部参加,还扩及到民间武术人士和海军陆战队,盛况空前。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路国术馆址被日军侵占,杨名斋等人撤出青岛在鲁南一带抗击日军,青岛国术陷于寂寞,但私下传授活动仍去见不鲜。1940年,在武术界人士的争取下,日伪当局为笼络人心而默许恢复武术活动,并在太平路天后宫建立了“健民社“,由伪市长姚作宾兼任社长。
抗战胜利后,广东路馆址被国民党部队占用,青岛武术界为重建武坛到处奔波。直到1946年,青岛国术馆方始恢复,市长李先良任馆长。随着国术馆的恢复群众武术活动有所回升,市区国术练习所恢复到145所,学员5067人。每年一度的武术表演又开始进行。
1947年举行了全市武术、散打、摔跤比赛,以及武术教师鉴定考试,有200多个武术教师参加,考试及格者发给证书。1948年5月,再上海举行的第七届运动会上,青岛的武术水平明显下降,只有秘道生一人获器械第二名,拳术第三名。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