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武勇过人,能亲自执锐挽强、摧坚陷阵者不乏其人,但在中国武术史上产生影响的并不多。近代武术门类繁多,其中也有以古代帝王命名的拳种套路,然而,大多数出于依托附会,或受了某些文学作品的影响,基本上找不到什么史实根据。武术史上确有建树的皇帝似乎只有宋太祖赵匡胤。
说来令人费解,宋太祖这位夺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的皇帝,在民间武术界却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以他的庙号命名的拳、棍之类,不仅屡见于明、清武术著作中,而且在今天的民间武术中也时有所见。有“武术之乡”之誉的河北沧州,就曾流传自成门派的太祖拳。山东和东北一些地方也有以太祖命名的拳法,民国初年流寓关东的山东福山籍武术家程东阁(庆春),就有一套秘不传人的“太祖八斩”,先父马凤图生前就非常喜欢他这套“八斩”,认为这是货真价实的古典武艺精粹。先父还讲过,清末,沧州东南的太祖拳家们每当拉场子练拳,总要先挂起一条棍来祭奠一番,称之为“挂棍”,受祭拜者就是艺祖赵匡胤。这种“挂棍”的习俗别的地方也有,只是不搞祭莫仪式,于是“挂棍”便成了拉场子习武的代称。太祖拳以外,号为宋太祖所传的九龙棍、蟠龙棍一类棍套,旧时代流传甚广,南北皆有。
据我所见,太祖拳的名目曾出现于明代几部涉及武术的兵书中,其中以戚继光《纪效新书》卷14《拳经捷要篇》的记述最为大家所熟悉。《拳经》写道:“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
对这段表述原本十分清楚的文字,有人曾有一番别出心裁的解说,说,“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应该是“宋太祖时有三十二势长拳”,原文脱落了一个“时”字。经此一字之补,原文意思大变,宋太祖对三十二势长拳的创始权便被剥夺了。其实这是缺乏文献根据的,正是古人所批评的“增字解经”。
首先,宋太祖传拳之说并不仅见于《纪效新书》,略早于戚继光并曾向戚继光传授枪法的唐顺之,在其《武编》中也曾提到“赵太祖长拳”,并且说:“赵太祖长拳多用腿。”略晚于戚继光的另一位军事著作家何良臣,在他的兵学著作《阵记》卷2中也分明写到:“宋太祖之三十六势长拳。”还有,明人王沂《续文献通考》(卷166)在论列明代各家拳法名目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赵家拳”,其附注云:“赵太祖神拳。”
其次,《拳经》三十二势中还提到过宋太祖所传的拳势,这就是至今在某些民间拳术中犹可获见的“探马势”,图势与谱词是:“探马传自太祖,诸势可降可变。进攻退闪弱生强,接短拳之至善。”
戚继光将“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列为“古今拳家”的第一家,这里又明言“探马势”是宋太祖所传,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探马势”正是戚继光采自太祖三十二势中的一个势子。这说明在明代,民间确有被认为是宋太祖所传的拳术,而这种拳术受到唐顺之、戚继光等名家青睐。
明代传习的宋太祖长拳具体内容如何,今天已难以考知。尽管今天仍有太祖拳流传民间,毕竟时间经过了数百年,又经过几十年来新编“长拳”对民间武术的排挤和影响,如无可靠凭据,我们不好确认今天的太祖拳就是明代的宋太祖长拳。唐顺之在《武编》卷前五《拳》中说:“赵太祖长拳多用腿。”又说:“赵太祖长拳山东专习,江南亦多习之。”此外,他还多次谈到“探马”的用法,说:“凡打法行招多从探马起”。似乎“探马”是一个有着多种变法的招势,这与戚继光所说“诸势可降可变”意思基本相合。我们推测,探马势是明代太祖长拳中的精华,正由于此,戚继光《拳经》不仅吸收了它,而且在《拳经》序言中单独提到过“二十四弃探马”,又在三十二势的“丘刘势”中提到过“探马”,原词是:“挪更拳法探马均,打人一着命尽!”探马势又可接“丘刘势”的变化而发。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得出这样几点认识:
明代,民间流传着被唐顺之、戚继光等确认为宋太祖所传的拳术,主要传习地是山东,江南也有练者。明代民间拳术分成长拳、短打两大类,宋太祖所传的拳属于长拳类,这是各家记载一致的。宋太祖长拳多用腿。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中的“探马势”采自宋太祖的拳术,“探马”很可能是宋太祖长拳中的代表性招势,明代颇为流行,后世影响也较大,现在还能从劈挂拳等传统拳术中见到遗存。
明代民间所传的宋太祖长拳,到底是不是宋太祖创编或传授的,这个问题不好作确定的回答。明代距北宋已有三百多年,好事者假托太祖以高标门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的。但是,在没有得到可靠材料之前,我们也不能率然否定宋太祖传拳的可能性,毕竟唐顺之、戚继光都是一代杰出人物,唐顺之又是明代以博综淹贯闻名的大学者,他们的记载应有可信的一面。
另据唐豪先生《中国武艺图籍考》所著录的《陈氏拳械谱》载,清初河南温县陈氏所传习的拳术中,有个“太祖下南塘拳”。“南塘”应是“南唐”之讹。宋太祖下南唐的故事,明清时代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在还能见到清人好古主人的小说《赵太祖三下南唐》、无名氏的鼓词《三下南唐》等,那么温县陈氏传的“太祖下南唐拳”应该是民间故事影响下形成的拳套,与宋太祖本人并不相干。当然,这也反映了宋太祖在民间武术界影响之大。
除拳术以外,民间还有以宋太祖命名的棍术流传,而宋太祖擅长棍法的说法出现甚早,从现有资料看,比太祖拳出现要早得多。《水浒传》第一回“楔子”中就说宋太祖“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水浒传》的成书年代学术界尚无定论,但它的部分内容早在南宋时就已形成,这是没有问题的。宋太祖凭一条杆棒打天下的说法,肯定在宋代就已经有了。宋人话本中有《飞龙记》,一般认为它就是明人小说《飞龙传》的前身。《飞龙传》是专讲宋太祖发迹的长篇章回小说,书中的宋太祖善于用棍,打遍天下豪杰。在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中,话本《飞龙记》被列为“杆棒类”,可以推知,《飞龙记》所描述的宋太祖,必是手执杆棒的好汉。此外,“等身杆棒”或“等身铁棒”这样的兵器术语,多见于五代和北宋,如发现于敦煌的五代《庐山远公话》里,就有“手执一等身铁棒”的句子。这些都使我们相信,宋太祖杆棒打天下的说法在宋代就已经流行了。
宋太祖到底用不用铁棒,这在正史中未见记载,但宋人笔记中确有旁证。南宋初蔡絛的《铁围山丛谈》卷1载:“太上(宋徽宗)以政和六七年间,始讲汉武期门故事。初,出侍左右宦者,必携从二物,以备不虞。其一玉拳,一则铁棒也。玉拳真于田玉,大倍常手拳,红锦组祖以系之。铁棒者,乃艺祖仄微时以至受命后,所持铁杆棒也。棒纯铁尔,生平持握既久,而爪痕宛然。恭唯神武,得之艰难,一至斯乎?”
所谓“汉武期门故事”,就是实行武艺考试制度。汉武帝时,名将甘延寿曾通过“试弁”,即手搏测试,取得期门郎的武职,故称“期门故事”。典出《汉书·甘延寿传》。蔡絛是北宋末年“六贼”之首蔡京之子。据《宋史·蔡京传》记载,徽宗宣和年间,蔡京四度当权时,“目昏眊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絛。凡京所判,皆像为之,且代京人奏。”可见蔡絛确有出入禁中的机会,宋太祖的玉拳铁棒应是他亲眼所见。根据蔡絛记述,我们得知宋太祖确实从身份卑微到终于当上大宋皇帝,一直持一柄铁杆棒,铁杆棒上的“爪痕”正说明宋太祖棒不离手,功夫很深。铁质的杆棒,分量很重,如非膂力过人、棒法精熟者不可能用之于战阵。这证明民间关于宋太祖棒法如何高明的传说,以及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关于宋太祖杆棒打天下的描写,并非空穴来风。
大概宋太祖善用棍是实。明人何良臣《阵记》(卷2)记载,明代有“赵太祖腾蛇棒为第一”的说法,晚近以来随处可见的“太祖蟠龙棍”,很可能就是从这个“腾蛇棒”演变而来的。太祖善棍,又贵为一代开国天子,于是民间便衍义出棍法创始于太祖的说法。这个说法不是近代才有的,肯定出现较早。清乾隆间,程穆衡引昆山李南乔的《沙手谱叙》说:“自宋艺祖皇帝留棍法三十六路于少室山少林寺,遂为棒法开山,知棒法始赵太祖也。”李南乔的《沙手谱叙》我久觅未得,故不能详考上面一段文字的出处。而程穆衡则是乾隆年间江南一位饱学名士,他曾为《水浒传》作注,上面的引文就出自他的《水浒传注》。但,我以为宋太祖传棍法于少林寺的说法,就像大多数关于少林寺的传说一样不足凭信,棍法始于太祖之说也同样不可信,但宋太祖留下三十二路棍之说,则未必全无根据。我们不一定要相信“三十二路”的说法,因为这明显有夸大其词的色彩,但宋太祖留下过自己的棍法,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史载,宋太祖不但骁勇敢战,敏捷过人,而且十分重视教练士卒的武艺,更善于驾驭豪杰,“得人之死力”。
与以上引文相类的材料,宋人笔记中亦有所见。这些材料使我们知道赵匡胤这位开有宋三百年基业的皇帝,不是单凭着权谋来驱使部伍的,他本人也精通武艺,又能以武艺训练将士,所以将士奋勇,左右效命。相信“皆善武艺”内侍数十人,都是太祖亲自简选教习的豪侠之徒,很可能就是通过他们的转相传习,宋太祖的棍法和拳法得以传布世间,并传之后世,从而为他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赫赫名声。
资助鼓励
如果您认为我们做的对您是有价值的,并鼓励我们做的更好,请给我们关注和支持!